近日,据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虚拟运营商用户总数约为220万,其中仅蜗牛移动单家即达到100万,巴士在线、分享通信等其他厂商用户规模在十万以上,更有近半数企业尚未开展业务。总体而言,虚拟运营商整体增长缓慢,用户规模尚不及基础运营商的零头。
日前,蜗牛移动宣布170免卡用户数量突破100万,成为虚拟运营商队伍中首个单家达到百万量级的企业。然而,这一数字与基础运营商动辙数亿体量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
据了解,蜗牛移动在去年8月正式放号,达到100万用户规模花了近7个月。
蜗牛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蜗牛组织架构灵活,业务运营扁平化,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意味着能够根据市场需求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自放号之初,蜗牛移动在品牌营销上率先打出了“零月租”、“不清零”等旗号,虽然略显浮躁,但着实赚取了不少业界眼球,使蜗牛这一品牌不局限于其主营的游戏领域,而是向移动通信行业蔓延。之后蜗牛移动推出的170免卡在业务模式、增值服务方面也基本是围绕其游戏主营业务展开的,欲打造自己的游戏产业链。
除了蜗牛移动一家达到百万,其他虚拟运营商用户数量还在10万及几十万级别徘徊。巴士在线负责人透露,该公司用户数已超过了10万,目前正试图从流量银行、视频、游戏等多个行业寻求业务创新和用户增长;而分享通信内部人士也称,该公司可披露的用户数量也超过10万。
如果按照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的统计数字,更多的虚拟运营商甚至还未能触及10万级线。
就连有着强势电商渠道的阿里和京东,目前也并未披露最新的用户规模。这表明国内虚拟运营商发展还比较缓慢,仍在起步和业务摸索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近半数的企业迟迟不见动静。观察人士指出,这些企业分为三类,一类是尚未做好准备工作的,包括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领导班子、产品和服务定位考量等各方面;另一类则是觉得难做,尚未能执行落地的;还有一类就是公司总体并未予以重视,怀着“先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心思等商业模式浮出水面后再下手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部分虚拟运营商也于去年中期启动170放号,声势较大,但后来“雷声大,雨点小”,业务运营进展并不顺利。
不过,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因商业模式不清晰,虚拟运营商大都处在赔钱状态,也就是说发展一个赔一个。”
通信专家认为,国内4G移动转售业务即将全面开启,这对虚拟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发展契机,基础运营商在加速向流量经营转型,而虚拟运营商也应该针对用户对数据流量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行业务创新,或进行“互联网+”的业务融合,才能加快推动商业模式浮现,吃到市场的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