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一个持续16个月的“秘密”,今天终于尘埃落定。新华三集团在京正式成立,成为今天科技界最大的一个新闻。印证了华三“三易其主,终归清华”的宿命。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与新华三CEO于英涛答记者问
双实体 双品牌 双总部 分工不同终将归一
目前,新华三集团,由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控股51%,HPE股份为49%。实行双总部制,行政总部和市场总部放在北京;运营总部放在杭州。产品和服务将实行H3C和HPE双品牌战略,在未来,紫光集团将允许新华三使用紫光的品牌。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对此次合作笑评:“既洋气,又接地气。”
鉴于新华三集团的“前世今生”有些复杂,笔者简单厘清一下新华三的组织结构。目前杭华三通信和紫光华山两个实体组成,但分工不同。
华三通信专注于网络产品,主要是路由器、交换机、安全、大数据等,同时拥有完整的研发体系。未来所有H3C品牌产品的研发,都将由华三通信承担。
紫光华山则作为新华三HPE品牌服务器、存储产品和技术服务在中国的独家提供商,让中国客户可以与全球客户一样,同步享受到世界级的领先IT产品与解决方案。
新华三领导班子全体到齐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CEO于英涛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会整合成一个公司,未来将按照‘BU制’继续实行我们产品或者销售的管理路线,那时候就不存在分工问题了,要形成合力。”
合作成功的背后:HPE有苦衷 华三受连累 紫光接盘有隐情
为何“三易其主,终归清华”?这需要往前追溯。华为与美国3COM合资成立华为3COM,华为控股51%。后来,3COM陆续从华为手里收购剩余股权,全资控股华三通信。期间,华为也试图通过高价收购3Com收回华三通信,但被美国政府否决。最终在2010年,被HPE以27亿美金全资收购。
谁知好景不长,随着“斯诺登事件”引发的信息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自主可控和身份之别绊住了HPE的腿脚,不仅HPE在中国诸多领域无法迈进,同时也连累了华三通信,在很多政府主导的采购项目中受到阻碍,虽然华三通信的研发、生产和纳税都在中国。
HPE需要一个新身份,打破僵局,这需要找到合适的接盘人,这个人最终确定为紫光集团。
2015年5月21日,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下属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HPE达成协议,收购HPE旗下全资子公司华三通信和紫光华山(HPE在中国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业务)的51%股权。紫光将与HPE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新华三集团。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回顾收购历程时说,HPE在此次项目中应该谈了十七八家,紫光是最后介入的。他认为,紫光能够接盘源于五大原因。第一,紫光的国企身份;第二,HPE需要高度市场化的企业;第三,紫光同样拥有高校背景;第四,紫光可以提供员工激励政策;第五,有足够的资金完成收购。“综合以上五大要素,基本上只有紫光完全符合要求了”,赵伟国说。
从HPE分拆出售股权、紫光接盘、再到国内外严格审查等一系列手续,漫长的16个月,虽然有很多不利声音和市场的动荡因素,新华三仍然在2015年创下217亿人民币的销售佳绩,为此,赵伟国饱含深情的感谢新华三兄弟们的坚守。
为何选择于英涛做新华三CEO
于英涛名气之大在于其供职联通时的丰功伟绩。对于为何选择让他作为新华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回答的直截了当。第一,于英涛对整个运营商,新IT应用有广泛的经验。第二,他自身的领导力和沟通协调力很强。第三,新华三由华三通信和紫光华山组成,选择一个与两个平台都没有交集的领导,有助于保持公平性和两个业务之间的融合性。
新华三的志向:打造中国科技的“太平洋舰队”
中国科技界热火朝天,尤其是互联网,全部目光似乎都被互联网的繁荣吸引,但赵伟国不这样看。他认为,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多集中在商业模式,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而中美两国的差距在于技术创新,中国需要大量“重科技”企业。
他举例说,美国的“重科技”企业非常多,像通用电器,英特尔、IBM、谷歌、微软、波音等。而目前中国缺少这类重大规模的“科技企业“。
“紫光要做科技的太平洋舰队,如果没有科技领域的太平洋舰队,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种说法会非常脆弱。紫光源自清华,政府鼓励清华大学和其他高校做科技企业,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企业固然要赚钱,但高校所创办的科技企业不能忘了本来使命。”赵伟国的这番说法,让笔者看到了企业家的情怀,也看到了新华三未来努力的方向。
目前,新华三集团拥有超过9000名员工,6500多项专利,服务于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210亿。再来看一下新华三新IT战略:底层是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在基础架构之上,聚焦四大战略方向“三大一云”:大数据、大互联、大安全和云计算,新华三将紧紧围绕这四个战略方向拓展业务,让自己从纯粹的硬件公司向软件公司转型。未来5G技术及终端技术演进设备,虚拟现实VR,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也都是新华三正在追踪的热门技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