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朋友圈最近热议的话题,除了神曲《小苹果》外,另一个就是“T城商品云”了。没有门槛便可注册为会员?不仅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信息建档做版主,还有真实的收益?听起来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但眼下这种类似大富翁真钱版的趣味网络生活却正在悄然流行中。记者了解到7月份35000个商品仅仅十天就被抢建完毕。
目前,围绕着T城商品云的几大要素“商品公共服务平台、众包创建、私有制收益、网络圈地”,引发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与讨论。的确,要用一句话来概括“T城商品云”这种互联网商业新架构的属性及特征,并不容易。然而,它却能在短时间内被普通大众迅速的接受,并乐此不疲的参与其中,其中的缘故为何?为此,记者作了一番探访。
圈地也“限购”:T城商品云创建火爆
“T城商品云,用大众能理解的话说,就是激励大家注册各类商品的信息,最终形成一个可以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全方位的基于商品的配套服务平台。作为回报,注册商品信息的会员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现金酬劳,而且还可以在未来的交易中获得长期收益”。T城商品云联合创始人廖锦华博士如是说。
尽管事先做了充分的预案,但T城商品云自今年五月试运营后,注册之踊跃还是大大超出了廖博士的预料。廖博士介绍说:“有些会员实在是太热情了,特别是对自己偏爱的商品类型,比如化妆品,或者红酒,一个人就能给上百个相关商品建档。现在我们不得不对商品创建数额做出一定的限制。”
据了解,在试运营初期,注册会员和注册商品数都在呈几何数迅猛增长。而在高峰期,每日商品注册数量更是达数千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做美工设计的周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刚开始听朋友介绍,还有些不相信,注册自己喜欢的商品,就可以当版主,还有钱拿。结果一尝试,确实如此,我现在已经创建了54个商品,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收到了384元钱,让人感觉又新鲜又刺激。”
真钱秀:不仅有收益更是一种情趣
根据T城商品云的规定,注册会员按照平台上设置的模板填充一款商品的基本信息后,即可提交。如果通过审核,便可获得10元左右的现金奖励。不可否认,此举确实吸引了很多网民加入。但是,在谈到这种激励机制时,很多会员却表达了不同的感受与体会。王拓目前在一家出版社做责任编辑,他表示:“创建一个商品,也不过十元钱,如果是白领一族,肯定不是为这个动心的,我更喜欢把它看作是一种游戏。你要创建,按T城的要求必须获得商品条形码,进行填写,有时候我为了创建一个商品,满屋子的翻东西,家人都笑我。很有趣。这有点像玩有真钱的大富翁游戏,钱就相当于积分,使得创建商品更有意思了。”
持这样的观点的人并非少数。周先生和爱人小吕都是学校老师。现在暑期放假了,天气又热。晚上,他们在自己的卧室里吹空调,一个人用笔记本,一个用PAD,比着创建商品。用周先生的话说:“我们就像是在抢地盘,比如我先创建了家里的立白洗衣粉,她就赶紧把家里的雕牌洗衣液给抢先创建了。当然,我们俩也经常被别人先下手,像iPhone5S,小米盒子,早就被人创建了。这种圈地式的真钱秀游戏,确实很有趣。我们每周比一次,看谁的通过审核的商品多,谁赚的钱多,真的很有趣。”
为了更好的升级优化商品云平台,近期T城发起了一项对用户的电话调查,其中的一些数据值得研究。调查显示,高达94%的会员之所以会入驻T城都是“口碑效应”影响的结果;更有意思的是,有62%的受访者在T城的停留时间都超过1个小时,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T城具有的吸引力。互联网时代,口碑效应和用户粘性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两点来看,T城的试运营还是较为成功的。
躺着收地租:好戏还在后头?
按T城给出的说法,成功创建商品的会员自动成为该商品的版主,不仅可以管理、维护该商品信息,而且一旦有商家和买家基于该款商品及配套服务形成交易,商品版主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地主”收益。显然,此举更增添了创建商品的趣味性,用一句当下的时尚流行语说,就是“躺着就把钱赚了”。听起来确实有点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记者求证T城联合创始人廖博士,得到了确切的答复, 他表示:的确是。下一步,等到商品数量积累到一定规模时,将放开商家入驻,由此会产生出交易收益,我们会按照所约定的T城私有制规则,将相应收益自动分配给商品版主们。商品版主的长期收益就会体现出来了。
显然,就注册会员而言,更多的是将T城商品云的商品创建看作是趣味的真钱游戏,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对未来的长期收益并不太了解。但许多受访者也坦承,虽然并不在意未来的收益,但这一方向是令人期待的。业内观察家也指出,一旦形成实际交易,示范效果会比较明显,长期收益的激励与短期的趣味性相结合,可能会令T城商品云公共平台的建设步入一个良性循环期。
据悉,目前T城正在根据试运营期间注册会员在商品创建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对商品云平台进行优化升级,以期以更好的交互性、操作性以及更为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服务好老会员,迎接新会员。届时,这一以 “众包创建”为自驱动力、以“共建私有制网络商业秩序”为理念的互联网新商业模式,在业界还将引发什么样的反响,仍需观察。
(新闻稿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