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副部长刘利华率部办公厅、规划司、机关服务局等部门有关同志,赴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进行调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戚建国也出席了活动。
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经过5年建设探索,逐步形成“成系统吸纳优质资源、成建制形成新质战斗力”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苗圩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预备役频管中心全体官兵致以衷心感谢和诚挚慰问。在观看了纪录片《电磁新锐谋打赢》并听取了该中心的工作汇报后,苗圩对中心组建以来,多次执行国家级重大活动的频谱管控任务,圆满完成“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演等重大演习的频谱管控任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刘利华也对中心在规章制度、标准建设、项目推进上的贡献以及中心提出的下一步工作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
针对预备役频管中心如何继续抓住顶层设计,科学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拓展军民融合的深度广度,苗圩提出了三点意见。
一是更加坚定自觉地高举旗帜、听党指挥。预备役频管中心是维护国家和军队电磁空间安全的一支新生力量,地位重要,岗位特殊,科技人才资源密集,要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铸牢军魂,把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无线电管理行业文化建设,同时要注意结合无线电管理行业文化的特点,固化经验做法,打造预备役频管中心的特色文化。
二是进一步提升电磁频谱管控能力。预备役频管中心要充分发挥预备役部队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纽带作用,借助国家无线电管理行业这个特有平台,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不断深化电磁频谱管控能力。要努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编组水平,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积极利用重大任务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频谱管控能力。
三是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良好氛围。预备役部队建设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离不开军地领导机关共同的努力。要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深入研究探索行业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工信部有关司局要主动参与配合,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中心实际,认真研究论证,给予相关政策支持,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又讯(记者 吴刚)在调研完全军预备役电磁频谱管理中心后,苗圩、刘利华一行又来到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先后参观了国家无线电管理展室、检测中心实验室,详细了解了相关业务开展情况并听取了监测中心主任刘岩进行的工作汇报。苗圩表示,近年来,监测中心立足自身职责定位,在支撑服务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无线电频谱管理、无线电台站管理和无线电监测、打击整治伪基站、国际无线电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无线电管理支撑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科研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丰硕,为服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利华也对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
苗圩强调,无线电频谱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各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到“神九”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小到开启车门的遥控钥匙;远到宇宙太空的天文探索,近到人们掌上的智能手机,都离不开无线电频谱。结合这次调研,苗圩对于监测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要深刻认识无线电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做好支撑服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无线电管理要按照“三管理、三服务、一突出”要求(“管资源、管台站、管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党政机关,突出做好重点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无线电管理政策性、专业性强。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机构,监测中心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面临的复杂形势、承担的重要责任,切实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在过去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二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点、奋发有为,在无线电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支撑服务作用。进一步抓好频率规划与管理、台站管理、设备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并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针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日趋严峻的形势,进一步加强日常无线电监测,加大对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重点领域,以及“涉藏”、“涉疆”等敏感地区监测的力度,有效保障无线电业务的正常开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春节即将来临,全国“两会”随后也将召开,要加强节日和“两会”期间的值班和无线电安全保障,确保重要通信安全;要在提升技术能力上狠下功夫,加快提升国家无线电短波、卫星、超短波监测网监测能力,进一步丰富频谱管理和台站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化支撑能力和无线电设备检测能力;要在维护国家利益上狠下功夫,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做好边境频率和卫星网络协调、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今年特别要抓好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的筹备,不断提升我国在无线电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要坚持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各项工作,关键是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监测中心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仅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还要下大力气加强中心的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政策水平高、专业技能扎实的专家队伍。此外,还要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