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单纯依靠运营商的技术手段和业务策略并不足以完全根治垃圾短信。解决技术问题并不困难,但它首先需要清晰的法律制度和明确的授权,消除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之间合作的障碍。
对中国电信关闭端口表示不同意见的同时,项立刚也表达了一些期待:“几家运营商共同形成一个体系,相互之间分享信息,共同来提供这样技术的支撑,当然可能把这个问题做得更好一点。”
网间联动平台:管理者做自己的账
2009年6月中旬,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式上线运行网间垃圾短信联动处理平台,联手进行垃圾信息自主屏蔽。此后,这个平台逐渐发展为反垃圾短信联盟的共同信息数据平台。
通信行业的管理者要对运营商实施更有效的监督,就必须为垃圾短信治理绘制发送轨迹图。今天的“网间垃圾短信联动处理平台”,就是绘图的产物。
“治理垃圾短信要发动社会中的有效力量,建立联动治理的网间联动平台的设计理念。”与此平台相关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刊记者说,“平台最基本的功能是综合各地各单位接受的用户投诉、举报、反馈的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全局分析,并运用统计学工具对短信发送行为进行判断。目前三大运营商、12321举报中心、五家客户端等九家单位都在为这个平台提供数据,整合了目前行业内的大部分举报数据,并加以汇总、不断更新。各单位也共同处理、反馈和使用这些数据。”
过去一年多以来,网间联动平台广泛地将各方的用户举报、用户意愿等信息收集起来,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中进行数据挖掘,建立起由数据支撑的行为分析体系,从而对短信息的发送行为进行判定。
以大量此类数据分析为基础,管理者能够在联动平台中借助统计学方法对恶意发送垃圾短信的行为进行甄别,由各单位在各自业务中对疑似度高的发送源进行追查、处理和屏蔽。
同样依托这个平台,管理者能够将其中的数据作为共同指标对运营商进行考核。“联动平台就好比一张显性的地图,用数据画出了垃圾短信治理的全貌,从而为落实监管体系措施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这位专家如是说。
管理者有了自己的账目,为行业的稽查垂考提供了技术手段。可技术手段终究只是工具—要让工具最充分地发挥效能,我们必须正本清源,重新审视自身使用它们的方式。
纲举目张,治理要让短信回归本质
治理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将负的事物完全抹除,而是要为正的事物营造尽量广阔的空间。短信服务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任何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发送任何真正需要发送的信息,同时不会接收到违背自身意愿的信息内容;对于已经收到的恶意、不合宜的垃圾信息,我们能有行之有效的追责机制—举报必究、究必惩、惩必依法。
因此,治理垃圾短信,关键不在于取缔了多少非法端口、减少了多少恶意发送,而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让用户满意,为用户的问责提供畅通的渠道。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管理者必须尊重用户对短信内容的判断,除违法违规的信息外,将商业短信息的选择权交给用户。
网间垃圾短信联动处理平台以用户的举报数据为起点,治理体系也应以用户的满意度为基础。“网间联动平台的所有工作,首先必须法制化,所有的程序都在法律界定的框架内依法运行。在此前提下,平台受理的是用户的举报,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透明、在反垃圾短信联盟内共享,处理的过程、处理的结果也都要向用户和社会反馈,这就会推动制度显性化、透明化。”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本刊记者,现有的行业制度已经要求运营商必须对用户的投诉作出回应,这是运营商的基本责任:“目标并不在于要处理掉所有的垃圾短信,但只要抓住线索,就要一查到底,树立判例,从而影响整体的治理面貌。这是目前核心的治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