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银行与互联网的四大观念对决
发表时间:2014年4月15日 14: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中国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高级助理 周斌

2013年的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着实火了一把,到现在仍然余温未了。春节期间,腾讯微信“抢红包”让此前所有的创新灰头土脸、黯淡无光,“二马”在移动支付引发的“嘀嘀打车”与“快的”打车风潮仍处于持续的高热……

如果说在半年前“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什么是金融互联网”还属于学术界定义的探讨阶段,那么到今天,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争已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感知、体验以及争论,进入亿万消费者的生活。由此可能引发中国金融走向的“大变革”已然发生。

我们就在现场,不可能装聋作哑。

“再造”PK“颠覆”

——颠覆是互联网的标志,而再造是银行不痛不痒的修修补补

互联网的核心基因并没有尊敬“传统”习俗,相反以“颠覆”为最大的乐趣,被互联网颠覆的传统行业用“罄竹难书”形容并不为过。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这种颠覆的力度、范围将有增无减,越是拥有垄断地位、拥有垄断利润的行业,被互联网侵蚀的力度就越大。

以银行业为例,如果说这些年没有人意识到互联网的杀伤力,是不严谨、不科学、不负责任的。但问题是传统银行业务的那块市场依旧庞大、利润依旧丰厚、传统方式让你欲罢不忍,指望在内部产生一个自己革自己命的商业模式是不现实的。因此,银行的提法大多是以互联网为手段“再造”一个什么部门,以期获得更多一点的市场份额。这有点像一两年前的“苏宁”,想试图维持线上、线下两种价格体系,其结果是:成就了今天的“京东”。

以货币式基金为基础的“余额宝”是银行内再简单、再熟悉不过的一道小菜,甚至可以描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怎么在互联网手里摇身一变就成了2013年的金融必杀技呢?道理其实很简单。银行很难革自己的命,储蓄存款转变成同业存款、一是面子上受不了,二是成本上负担不了。

再看微信,是以打败自己的同门“企鹅兄弟”为目标的自我革命、自我涅槃;而微信支付,则是要在移动支付领域彻底颠覆成名已久的支付宝。

同样是互联网背景下、在同样的技术支撑下,在不同的领域产生的效果会如此截然不同,结果迥异,追根溯源仍然是一个观念的问题,颠覆是互联网的标志,而再造则是传统行业不痛不痒的修修补补,两者相比,自见高低!

“流程”PK“体验”

——即使银行放下身段,但用户宁可从了“余额宝”,也不再进银行门

打造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组织机构改革的一个重点,各行通过各种形式的机构改革,让银行服务更加有效地贴近市场、服务客户。而用户体验则似乎是互联网思维的代名词,极致的体验,带来极致的效果。

在支付领域,“支付宝”诞生至今,只是让银行感到不爽外,还没有真正对银行的核心利益产生多大影响。但是从2013年开始不同了,BAT(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三巨头的理财大战,就像“加多宝”PK“王老吉”,受伤最重的却是“和其正”。

BAT的一场大战下来,发现受伤最重的是银行。五大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以存款利率一律上浮10%来稳定日益紧张的存款失血。即使银行放下身段,但用户宁可从了“余额宝”,也不再进银行门,这一架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流程完败给体验。

“风险”PK“机遇”

——风险不是银行故步自封的金刚罩;许多难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瞬间石化

银行属于风险的行业,这点不假,但这不是传统银行故步自封的金刚罩。在互联网背景下,过去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的冲击下瞬间石化。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