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引导下,广播电视台把台网融合作为广电全媒体发展模式之路,一批网络广播电视台纷纷上线,截止2013年底,已批准的网络广播电视台有20家,已经上线的网络广播电视台有10个;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技术支撑(面向多业务、多终端、多网络分发的内容播出控制,媒体资源管理、数字版权管理系统)能力大大提升,不断有新的系统开发和提供;网络广播电视台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基础上,利用网络化语言和形式进行新媒体二次加工,其服务质量和用户收听收看体验不断改善,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8月6日上线的“熊猫频道”在大熊猫基地五大区域内架设28路高清摄像头,实现多讯道、多机位能向用户全天24小时的直播,不单受到国内用户的欢迎,也受到国外用户的欢迎。
为适应台网融合,实现传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广电系统在技术架构上进行了新的探索。12月22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全媒体高清新闻共享平台顺利整体上线。该平台包含收录、集中上下载、后台服务器、新闻文稿、粗编和演播室控制站点达到300个以上;系统与新闻媒资、CPTN、看看NEWS互联互通。2013年已经有使用7个新闻演播室直播或录制的3个频道共20余档节目进行采编和播出。
由30多家城市电视台组成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VTV)的成员,2013年,也纷纷上线,如郑州、济南等网络广播电视台等上线。
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1-5月,我国IPTV业务用户净增310.8万户,同比增长46.4%,达到2485.1万户。3G业务和技术的逐步推广带动手机电视业务快速普及,手机电视用户同比增长11.1%,达到5590.7万户。物联网终端、手机支付用户分别达到2660.1万户、277.7万户。融合业务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1-5月,IPTV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9%,达到15.8亿元,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达到10.3亿元。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升级和智能终端的发展,用户获取内容的渠道不再局限于电视,向电脑、手机、PAD等多终端延伸;多屏互动技术兴起,整合并优化现代家庭、商务、教育、娱乐等各环境中的电子设备之间的联系,使其互联互通、资源最大化分享利用。
2013年,各电视中心加速视频内容制播流程的再造,以同时提供各种不同编码信息流的方式,提供视频内容给电视屏以外的屏幕使用。一方面,相关广电企业也纷纷推出了面向多终端、多业务的融合集成播控平台,可视的面向多屏的、可管的视频编辑和发布平台及多屏幕播放解决方案,比如UT斯达康奔流融合集成播控平台解决方案。同时,中央电视台、江苏广电总台等电视也建成了全媒体内容服务及集成播控平台,可以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传播已经不仅局限于电视屏幕,更会分发到计算机、手机、PAD等多终端。
另一方面,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为了实现扩大覆盖、服务多屏,根据各自网络发展条件和接入技术不一样,采用了DVB+OTT(互联网电视)或DVB+电视互联网(有线电视媒体效奕的互联网)的方式。广东广电网络公司主张简化机顶盒,主攻家庭网关,通过网关产品扩大视频产品在用户端的覆盖。
2013年8月31日,歌华有线与科大讯飞合作研发的“语音遥控器”在海淀区中科院青年公寓进行了试点发放。“语音遥控器”利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云计算等新技术,通过搭建数字电视语音云系统,使机顶盒具备了理解用户语音指令的能力。在讯飞智能语音交互服务的支持下,歌华有线高清交互机顶盒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快速实现频道切换、节目查询、天气查询、航班查询和栏目跳转5项功能。在面对丰富的电视频道,用户将不再靠记忆频道序号来切换频道,而是通过语音遥控实现频道与节目的跳转。
2013年,智能终端厂商与产品更是层出不穷。除了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传统的广电设备生产厂商也从幕后走向前台,不再只当运营商的后台,而是直接面向用户。一方面,广电传统设备厂商转型为智能终端生产商。2013年9月23日,深圳同洲电子发布了几款电视硬件系列产品,启动“电视互联网”户户通计划,已与湖北广电、贵州广电、重庆有线、甘肃广电、吉视传媒、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宁夏广电、青海广电、新疆广电、哈尔滨广电传媒集团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合作将有线电视的传统章向DVB和机顶盒用户升级为DVB+电视互联网。升级后,用户可同时收看广电运营商的节目内容,也中收看互联网业务的节目内容,用户体验多屏互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