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引起许多平面媒体同行的关注,特别是承担着平面媒体盈利重任的新媒体从业者。似乎,他们看到了传统媒体的希望。
昨天,全国6个城市12家报纸的读者惊喜的发现,看报纸版面,就能直接购物了。只要有智能手机,对准传统报纸版面上商品的淘宝码(基于二维码技术生成的),读者用“手机淘宝”扫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直接完成下单购物和付款等环节,然后坐等商品送上门。淘宝称之为“淘上码”。
二维码出现至今,从冷到热,移动互联网的到来让它的无限可能性被进一步的被开发,只要是一块平面的物体,只要能打印上二维码,都有可能被其占据。
纸上码的优势
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一直是通过单一的视觉、单一的维度传递信息,也造就了平面媒体广告局限性。但如果平面媒体广告以二维码做为入口,从线下搬到线上,那么也就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维度的传递信息,比如视频,甚至评价以及互动。
比起生硬的广告,二维码模式更容易让人接受,报纸和杂志用户的第一需求并不是购买而是阅读,但用户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的购买欲望是绝对刚需,比如你今天在报纸上看到某款明星的衣服你很喜欢,比如近期的热点事件中相关的一些产品激发了你的购买欲。“淘宝同款”的速度让广大网友们大叹神奇,上午彭丽媛出国访问时所穿戴的衣服,中午淘宝卖家已经将它的同款搬上网络。与其让淘宝卖家来消费热点事件,不如让媒体直接关联产品,从阅读到购买的过程直接打通。
也许这对时尚类杂志的影响更为深远,此类杂志每一页都值得植入二维码。而内容越优质,产生的价值越大,更形成了广告主按需分配的可能性,营销更加精细化,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报纸“淘上码”对O2O产生的影响也颇为可观,特别是立足于当地的都市报,在家政、餐饮、旅游、休闲服务完全可以通过二维码做为入口,展示更多详细的内容以及服务。
甚至于公益,新闻报道出现的被捐助的对象,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你的爱心就直接进入了你想帮扶的对象,让爱心更加快捷。当然,现在这个事情还得看央行的态度,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也绝对不是个问题。
以上可能扯的稍微有点远,但从需求和可操作性来看,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传统媒体不必只依靠几个广告大客户而苦苦维持生计,不如抓住用户需求,把用户的欲望和商家连接起来。
大数据知悉用户习惯
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去年谷歌的工程师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它令公共卫生官员们和计算机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文章说,谷歌能够预测冬季流感的传播并解释了为什么:谷歌通过人们在网上的搜索记录来完成这个预测。谷歌保留了多年来所有的搜索记录,而且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全球超过30亿条的搜索指令,如此庞大的数据资源足以支撑和帮助它完成这项工作。
那么,阿里巴巴十多年累积下来的大数据,必然可以提前预测用户的需求,并将项目落地至平面媒体,形成对用户的进行“精准投放”。以往经常在报纸和微博等媒体上看到好玩的淘宝数据,而现在这些数据不仅仅提供给淘宝卖家,更可以和报纸、杂志打通。
除此之外,传统纸媒可以借“淘上码”实现对于媒体产品受众基础信息的掌握,以及用户行为数据的积累等数据资源的获取,进而有条件起步建设真正属于传统纸媒自己的大数据业务基础数据库。这是传统纸媒之前未敢想象的事情,这也让纸媒也从1.0时代真正升级到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