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中浏
3 月初快的打车调低补贴额度,让许多人猜测打车软件的“热战”即将降温。然而,3 月19 日,快的与手机淘宝达成战略合作,即将展开为期半个月的千万现金红包活动的消息,似乎预示着这一场用户争夺战才刚刚开始。针对快的打车在近期的一系列表现,《东方企业家》采访了快的COO 赵冬。两大打车软件的互联网商战背后,涉及领域远远超出商业本身。
一山可容二虎
“我们没有打算只让一个打车软件存活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很多行业都会有第一第二,关键是要成为第一,并一直保持下去。”赵冬表示,在外界看来,快的似乎投入了一场打车软件的
恶战,然而从快的内部来说,这只是一个基于企业战略开展的推广活动,与同行的竞争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去年11 月底,快的打车与支付宝联合在北京推广打车软件,为了快速打开市场,选择了给司机与乘客补贴的方式。而后便逐渐升温,发展为公众所熟知的“打车大战”。战至酣处,补贴之高,甚至常常超出了打的钱,引起了一时的轰动。
“其实,补贴这样的方式之前我们就一直在使用,比如很多城市会有高峰期的定向补贴。”赵冬表示,因为这是做别的业务时常用的方法,所以很自然就想到了,需要讨论的也仅仅是补贴的金额
问题。在他看来,互联网产品在吸引用户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以前期的资本投入换取用户份额。对于快的来说,与其便宜了媒体和广告商,还不如把钱直接送到司机和乘客的手里。
赵冬认为,快的打车确实烧了钱,但这个钱烧得正是地方,而且卓有成效:“我们在这个活动上线前,全国用户数2300 万,这个数字现在已经超过1 个亿;之前服务覆盖41 个城市,现在是200多个城市;活动前全国的订单在60 万左右,活动后订单量1200 万左右。”
对于打车软件而言,这一场大战除了用补贴快速吸引了许多用户使用软件,更为重要的是,“打车软件”这个概念随着持续爆发的新闻热点而获得了极大的影响力。因此,根据赵冬的说法,即便是补贴进行了下调,新城市增加的用户、因为软件的影响力扩大而带来的增长,依然抵消了下调带来的用户流失。
“从第三方的数据看,我们在打车大战中取得的效果是优于同行的。”赵冬表示,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从去年第三季度到现在,快的打车一直都在市场上领先同行3~5 个百分点。从开通量、下载量、订单数上讲,都是领先这个行业。“很多行业第一会占70% 的份额,第二名可能是30%。我们没有打算只有一个软件活下来,我们希望做领先的那个。趋势也是在往这个方向走,份额差距越来越大。”即便两雄可以并存,显然也还是需要分出个长幼。
而快的打车的筹码,是其在功能创新上的先发优势。“产品上语音文字双重发单,精准定位都是我们最先做的。而用户积分目前还只有我们在做。”使用过快的打车之后,除了补贴返现外,用户
还能够获得积分,通过积分来获得包括本来生活网的代金券,美团的优惠券,汉庭和锦江的酒店券等在内的增值服务,甚至还能抽取都敏俊见面会门票和到周黑鸭的店里换鸭脖子。快的打车希望通过积分系统来打通其他行业的资源,在增加用户黏度的基础上扩展平台。
打车不是终点
以积分打通行业,这不仅仅是快的打车在推广上的手段,更体现了这个企业巨大的野心。赵冬告诉《东方企业家》记者,快的打车以打车软件为切口,希望实现的产品是一个综合智能交通平台,会涉及越来越广的领域。
最初,快的打车的构想来自于杭州打车难的现实问题。几个毕业于浙大的年轻人,希望能以一己之力,设计出可以解决打车难的产品,让司机和乘客不再是“聋子”和“瞎子”。“晚高峰的时候很多司机挂个牌子,‘我往某某方向’,其他乘客看到就知道这车拦不了。这些都是传统打车模式下出现的问题,每天司机要空驶100 多公里,乘客要在街上傻等,非常低效。”赵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