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瓶颈
虽然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已安全行驶约30多万英里,并试验了大量各不相同的交通环境;福特汽车也启动无人驾驶项目,并发布其首辆无人驾驶原型车——Fusion Hybrid Research Vehicle。但要迎来大规模量产,还为时尚早。
那么,无人驾驶技术的瓶颈究竟是什么?
此前,业内曾普遍热议,高质量的传感器价格过高,导致成本太高、无法量产。但在Josephc Beiser看来,从传感器的角度出发,最大的挑战在于:现在所有的汽车,是靠自身的探测器感应到周围的所有信息,但无法和其他汽车真正沟通。
“车跟车之间一些沟通的渠道还没有开放,这个技术还不成熟。” Josephc Beiser坦言,真正做起来的重要前提是,车跟车之间标准必须一致;但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不断跟其他的厂家,在北美在欧洲也想办法做,把这个标准铺下来。”
笼统而言,技术仍是制约这一产业发展的首要瓶颈。在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姚丹亚教授看来,无人驾驶汽车目前还只能按预定程序进行,一旦超出范围就一筹莫展。
以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为例,其内置了其开发的无人驾驶系统,可结合传感器、雷达、摄像机、激光测距仪、GPS等,实现自动驾驶。但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还离不开人的操控。
同样的,虽然福特汽车目前已经拥有检测周围路况并自动实施紧急制动的功能,还能够自动停车入库并接受声控指令,但它并不能自动运送你上下班。
此外,无人驾驶汽车面临很多未知因素。福特CEO艾伦 穆拉利曾在一次采访时坦言,大雾和雨雪天气,无人驾驶汽车会受到干扰;前方路段是否正在施工,也无从知晓,因为这些信息并不存在于导航仪中。
目前,福特测试内容旨在验证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上,与谷歌开发的自动驾驶系统不同,福特使用的预编程与GPS相结合的技术,利用GPS和相机对汽车周围的环境进行监视,然后再交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无人驾驶系统需要自行判断混凝土、沙石路面、减速带、粗糙的砾石、泥坑以及金属隔离栏。但即使车辆拥有自动驾驶的完整功能,通过传感器和实时GPS数据可以将车辆的安全性提高很多,遭遇突发事件时,也需要人工处理。
与其他试验无人驾驶技术的公司相比,Josephc Beiser认为,福特很大的优势是福特到现在已经有很多车,有很多雷达、各式各样的探测器。他举例称,新款福克斯上,有前前后后17到21个Sensor,这些是可以帮助车做一些基本的自动停车,在堵车的情况下它会自动帮你刹车等,方方面面有十几个不同的技术。
“虽然不是直接跨越到无人驾驶,但是这些智能驾驶的技术,正慢慢往无人驾驶方向发展。”Josephc Beiser笑称。在他看来,无人驾驶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到2050年,我们希望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以及汽车和汽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动编组,以及汽车和周围的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