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巨头们的理想生意
发表时间:2014年4月7日 18:01 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百度的重点是所谓中间页和云生态,试图复制桌面上的模式。其实百度如此重视地图业务,和桌面上的搜索根本逻辑是一样的:从一个位置出发找到附近的服务信息,如同在桌面上从一个关键字出发找到匹配的信息。百度的策略是否会成功还不得而知,依然处于苦苦寻找移动的高毛利业务之中。

高毛利的是非

桌面端的发展是慢慢起来的,花了二十年的时间,中国才达到6亿网民的规模,在刚开始,每家公司都在探寻自己的业务模式,而刚开始的网络人口增长也不迅速。等到诸家公司基本找到自己的业务模式之时,中国互联网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所有的一线公司也好二线公司也好,都享受着这份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但移动互联网的增长实在过于快速,快速到诸家公司还没找到自己业务之时,人口就已经有所谓8亿之巨。可以这么说,还没享受人口红利之时,增长就已经开始放缓,于是,他们就更急了。

所有的投资收购,一方面不断试探高毛利业务点,一方面,也生怕错过了某个未来的高毛利业务点。这就是今天正在发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故事。

巨头频频出手投资与收购,给中小创业团队至少带来了这样一个希望:我做得好,就可以从巨头那里套现。过往 “腾讯做了你怎么办”这种担心至少降低了很多。互联网舆论场曾经一度喜欢指责巨头看着中小公司去做,略有成绩便立刻下场跟进,依靠自己庞大的资源和实力,让中小玩家迅速出局。

无论是百度的投资整合,还是腾讯的投资并保持独立发展,都给创业者带来了曙光。你可以选择套现走人,那就投靠百度,你也可以选择背靠大树继续发展,那就投靠腾讯。从这一点出发,中国互联网商业进展至少已经进入到了美国数字产业的水平:频繁的资本运作。

但另外一方面,巨头们的迭代也很难发生。美国互联网一路走来,历经AOL、雅虎、谷歌以及社交网络,已经出现了好几代科技公司,但中国依然是BAT当道,再扩展一点,当年的互联网七雄(BAT,外加新浪搜狐网易盛大)大概也就换掉了一个盛大,奇虎360上位。从打车软件之争可以看到,巨头们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缺少巨头进入的打车软件,就只有被其它同类软件或挤出,或收于帐下。

互联网商业开始“结构化”——这一点,其实美国也已经出现,比如Facebook就先后出手收购了instagram和whatsapp——一种长期做老大的商业秩序得以建立,下一个阿里下一个腾讯,似乎并没有指望。这非常有利于微创新,但其实并不利于互联网本身的破坏性创新,倒是巨头积累起实力,成为其它行业的门口的野蛮人,大致是可以期待的。

投资、收购,依然还会不断的发生,一直到他们真正找到自己的白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动手下场亲为,又将出现。历史,就是这么循环发生的。

【Ping栏目系由腾讯科技频道倾力打造的科技锐评栏目。力求内容紧贴热点,判断掷地有声。原创文章未经腾讯科技授权,不得转载。】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