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到硅谷去!中国IT企业的B4C逻辑
发表时间:2014年4月7日 07: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刘燚/文

60亿美金!这是中国科技企业在2014年Q1投资美国的数额,史无前例。根据美国亚洲协会的统计范畴,科技企业包括航天、汽车、可再生能源、制药和生物技术、电子、IT设备、软件和IT服务,以及半导体等15个领域,而中国的投资主要来自IT设备、软件和IT服务,以及汽车。其中,包括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万向收购电动汽车厂商Fisker。为什么中国IT企业一路向西?

从B2C到C2C再到C4C

天下IT起硅谷。无疑,60多年以来的半导体革命、PC革命和互联网革命都是由美国推动的,至今仍是如此。不但全球十大IT企业当中美国占据9家,而且最前沿的创新型小企业也主要源自美国,可以说,硅谷为代表的美国是全球的IT造物实验室。

而中国,在提高IT生产力的进程中,已经经历了三大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所谓的B2C(Buy to China),典型企业就是联想、富士康,它们的特点是把欧美已经成型的部件拿到中国生产、销售,关键竞争力来自于中国中低端人才的竞争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广阔的本土市场,这是一种典型的“舶来主义”。不可小觑的是,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早就是全球第一大IT代工企业,2012年联想已经是第一大PC厂商。

而第二阶段是所谓的C2C(Copy to China),典型的是华为、中兴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在爱立信、朗讯等百年企业的肩膀上,它们以农村包围城市、低端上溯高端的逻辑,实现了成功的逆袭,是典型的“拿来主义”。让很多人骄傲的是,2013年,华为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厂商,而中兴也跻身第五。

而第三阶段是所谓的C4C(Copy for China),最典型的是中国的一众互联网厂商。它们从美国拷贝了最新的商业模式,然后借助本土化优势、文化优势、政策壁垒迅速做大,但是,它们和中兴华为等制造业厂商不同,很难把这种具有文化壁垒的产品推向海外,电信的代表就是BAT,是“抄来主义”。如果按市值计,全球10大互联网厂商中,腾讯、即将上市的阿里、百度都位居前十,其中,腾讯和阿里将位列第四、第五,竞争力堪称仅次于美国。

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的低成本能力对比欧美具有相当的杀伤力,而Copy能力比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又具有极大的领先。在制造端能和中国竞争的国家主要也就是中国台湾、马来西亚、越南等极少数国家,而在Copy方面,中国之前有韩国,以及处于产业更高端的日本——可以说,中国的竞争力在一个相对的舒适区。

中国企业的西进动力

而最近两年,全球IT业金字塔的下端正在被颠覆:

最高端的美国,处于食物链顶端,主要是五个最:包括最底层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Android;最强大的软件,如Oracle、Office;最复杂的系统集成和硬件,如IBM、EMC、Cisco;最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如Google、Amazon;以及最创新的人才基地硅谷。

而仅次于美国的欧洲和日本,其IT企业正在无可逆转地衰落。日本传统的8大IT厂商中,日立、东芝、NEC已经基本放弃IT转向基础设施,索尼、夏普、松下、富士通固守IT但是仅有索尼在去年微利,其它全部亏损,仅有佳能因为技术优势保持较好的盈利,软银是唯一全球重量级玩家。日本多数企业在整机方面越来越没有机会,全面退守到零部件、材料方面。而整个欧洲,SAP、ARM、爱立信、ASML正在成为德国、英国、瑞典和荷兰的国宝独苗,鲜有新巨头。

这时候,处于第三档的韩国几乎依靠三星一己之力在挤压日本、中国台湾制造厂商,Hylix、LG也具有一定竞争力;而在互联网领域,韩国在网络游戏(Nexon、NCSoft、C&J Games)和移动社交领域Kakao Talk,Line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是进攻和上升方。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