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被“革了命”的维基百科和进化中的知识协作
发表时间:2014年5月15日 18:00 来源:创事记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然而,这群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发起冲锋的志愿者,虽然成功地将专家学者们赶下神坛,却在做着与他们相似的事情。

实际上,创始人威尔士远没有媒体报道的那样浑身逆鳞,他不得不一次次扯掉外界给他披上的“战袍”。他从来不承认维基百科是“自下而上”、无政府主义的,他延续了“条目”这种信息组织方式,他以“中立主义”为维基百科的生命线,追求言必有据——正是这些从旧时代继承过来的传统理念塑造了维基百科的形态。

而这些理念显然会与“人人都可编辑”的理想难以兼容。

民主的困境

如果你想知道世纪初的网站长什么样子,看看维基百科就好了。它就像是一个“江流石不转”的时间胶囊,自诞生到现在几乎没有变换容颜。正如鲁迅所说的“在中国搬动一张桌子就会导致流血事件”,100万编辑过词条的维基人都把自己视为维基百科的“主人”。网站一丝一毫的变动都要经过旷日持久的讨论和争辩,就连威尔士本人也没有权利拍板下决定。

2007年以来,为了应对维基百科的内忧外患,维基委员会做出了各种改进的努力:例如推出可视化编辑器,模仿Facebook引入“点赞”按钮等,然而推进起来举步维艰。

Quora上wikipedia标签下有一个热门问题:维基百科糟糕的用户界面为何不见一点改进?

维基基金设计师Brandon Harris的回答是:

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是私人公司。Facebook可以顶着用户山呼海啸的反对声浪对网站“动手术“,而我们不能。(其他原因包括:薪酬无法吸引顶尖程序员,只能尽量雇佣志愿者;370种语言,覆盖全球的网络架构牵一发而动全身,“This is an enomous task。”)

2010年中文维基首页改版时候,就曾有互联网人士发起讨论“设计的民主和独裁问题”。

“人人皆可编辑”之不可能

开放、人人平等、去中心化——这些被写进《维基经济学》、《众包》,被视为维基百科“成功密码”的理念在成立几年之后开始黯淡失色,为了保证条目的“客观中立”不得不被迫让步、牺牲。

任何一个开放系统都难以避免混乱、错讹、破坏者的闯入,枝蔓横生,但是以大英百科为榜样的维基百科却无法容忍这些,需要在第一时间将杂草刈除干净,有无数双挑剔的眼睛在拿着放大镜紧盯这个闯进知识界的“野蛮人”,每一处差错都会变成唱衰者手中的武器。

对伪造、恶作剧、造谣中伤、夹带私货等信息的生杀予夺造就了维基百科的权力阶层——管理员小组,围绕着对评判标准的争论,管理层内部又不断分化裂变,出现了“删除主义维基人协会”及针锋相对的“收录主义维基人协会”,还有“不主张对条目价值做出一般性判断,赞成删除某些特别糟糕的条目但不代表我们属于删除主义的维基人协会”。

各个派别会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地方争论不休,寸步不让,维基百科著名的“编辑战“由此得名。2006年底,关于该把养猫的人叫做猫的“主人”、“照料者”,还是“人类伴侣”,“猫”这一条目的编辑们争执不下。三周后,他们展开的长篇讨论足够装满一本书。

权力阶层除了意味着围绕“编辑器”的争夺战,还意味着普通维基人的不平等和对新人的排斥。为了打击恶意编辑行为,管理层推出了一系列编辑工具和繁琐复杂的标准规范,还启动了可以“一键删除”可疑条目的“机器人”,初来乍到错误难免的新人一盆盆冷水迎面而来,辛辛苦苦编辑的条目转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却往往申辩无门。

有人建议维基百科应该更新它的格言:不再是“任何人都能编辑的百科全书”,而是“任何理解标准规范、善于社交、能绕开冷冰冰的半自动化驳回城墙而仍想要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人都能够编辑的百科全书。”英文版维基百科的活跃编辑数量在2007年一度达到5.1万以上的峰值,随后由于新人青黄不接,这个数字一路下滑。到去年夏天,只剩下了3.1万。

[1]  [2]  [3]  [4]  [5]  [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