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被“革了命”的维基百科和进化中的知识协作
发表时间:2014年5月15日 18:00 来源:创事记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Quora这样问答网站就是为那些Google不到结果、在维基百科上查询不到的问题的问题寻找答案。这里就像是一个知识市集,各行各业的人交换着经验、知识和看法。一个问题就是一群知识的集合,答案按照得票多少而非时间先后呈现。在暖暖的灯光下,流传着励志故事、公司内幕、行业观察、亲身科普……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有的是围绕某个问题的智力风暴,呈现的是一件事情的多个面向而不是“标准照”。

在问题之外,Quora也在尝试着用“领域”、“话题”、tag的方式将分散在各个问题中的知识组织起来。与此同时,因为回答问题而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用户也会成为一个个知识的“节点”,一本本“活的”行业百科。有人曾经吐槽维基百科“最热情,最能耗,最有时间的用户贡献/维护了最多的词条,而不是最有专业知识的。”与此相比,问答网站上的专家则要货真价实的多,绝不仅仅是精力旺盛的“搬运工”,比如关于量子力学的问题会有大学物理教授来回答,而关于Google的问题则会有内部员工来“爆料”,这些非标准化的知识是维基百科所无法提供的。

与维基百科相比,问答网站的社交属性更强,每一个认真的回答都会收获一个个“赞同”,增加回答者的声望,从而产生比“理想主义”更为有效的激励作用。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有助于问题持续深入的讨论,形成的社区氛围也会让更多志趣相投的人留下来。

曾经一手创立了Blogger、Twitter的Evan Williams希望借Medium打破“时间线”一统天下的局面,它更像是《赫芬顿邮报》和Blogger的进化版,用主题为核心的内容组织方式来聚合内容、用用户投票的众包形式进一步精选内容、用精美的网站模版来加强页面的结构化。

Medium就像是对这个社交为王、碎片纷飞的时代杀出的一记“回马枪”,一次反动逆。这里甚至不鼓励读者评论,读者有话想说可以在作者的文章中添加批注——Medium的协作性正是体现在这里。《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 艾萨克森已经在上面写作一本关于60年代计算机文化的书,他希望借众人之力使这本书更为丰富、准确。

而最近低调上线的写作者社区“十五言”——这个Medium的“像素级”山寨者则有着更为ambitious的愿景。

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在《用十五言完成系统知识的众包》的文章中中写道:“前几年曾想过做一个产品,用众包来完成知识地图的系统化整理。各种原因搁浅了。维基百科当然也可以完成类似工作,但维基淡化个人品牌和风格,整体注重严谨却可读性不强。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伙人,甚至是一伙没有协作经验的人,在优秀的产品机制组织下,快速完成一定份量的内容,既能让读者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全貌了解(系统化整理),又有一定可读性,相当于一起出一本书。”

不过,从代码原封不动照抄Medium这点来看,姬十三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并不打算当真。

知识协作的价值何在?也许这些后来的实践者将逐渐揭晓答案。

[1]  [2]  [3]  [4]  [5]  [6]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