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硅谷工程师,如今的百度CEO李彦宏,现在来到硅谷招“最好的人才”,直接参与对国际最顶尖人才的争夺。与其他中国互联网公司用大手笔收购进入硅谷的方式相比,百度更有兴趣把钱砸在“前沿研究”这种技术驱动的方向上。其意图很明确,既是产品创新的需要,也有长远布局的考虑。
互联网业界顶尖的几家企业已敏锐地感觉到:未来数年里,人工智能将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改变人们的互联网生活。
对百度这样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而言,如同李彦宏所说,“技术创新永远既是用户需求的最根本动力,也是基业长青的长久保障。”要为“未来时”做准备,只能在“现在时”去拥抱新技术。这也是百度之前创建“百度大脑”人工智能项目的缘由。
进一步看,深度学习能给百度带来多少收入的提高并不明确。但对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深度学习方面的投入产出,李彦宏表示“只要技术重要,我们不在乎花多长的时间,甚至是10年都可以。”
为何如此?一方面,尽管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将大力推动百度语音、图像搜索等多个产品发展,但这个领域的研究毕竟处于早期阶段,并非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李彦宏看中的是,百度能在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上保持领先,保留突破的 “优先权”,也坚信对创新的“涵养”,最终会涌现出更多影响深远的产品。
如同在硅谷“见过世面”的吴恩达所说:“还有偏见的观点认为,其他地方的公司都在抄袭美国的技术,但我看到的是,百度已经做了很多别的地方都没有做的事情。”
从百度自身的形势看,不仅要面对中美科技公司在人工领域的高手较量,在国内也在应对腾讯和阿里的竞争。价值中国会联席会长张晓峰认为,BAT今后10年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当前阶段的地位是基于“入口”和“社交”因素进行区隔的;第二个阶段的关键驱动要素会是基于专业人士和工具的 “大数据”;而第三个阶段的关键驱动要素将是基于机器学习、人机交互的“人工智能”。
“现在百度研究院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张晓峰说,“IDL此前引进世界级技术人才,此次聘请吴恩达出任首席科学家,都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如果说在大数据阶段BAT还各有千秋的话,人工智能阶段百度将占有优势,届时的竞争将是直面谷歌或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