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市场经济真正入门,市场经济改革、邓小平南巡
互联网引入中国,正值天时地利人和之时。1989之后,我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发展,中国经济在许多方面取得进展,国家对财政,信贷实行双紧方针,经济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1991苏联解体,结束了苏美长达40年的争霸局面,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敲响了警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功改革积累了经验。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表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而此时,美国互联网热潮渐起。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并且极度渴望与国外信息的交流,这是早期互联网的需求。国际互联网的引入,无疑是恰逢其时。
1993年,美国伊利诺州的伊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简称NCSA),发表了一个浏览器,命名为“Mosaic”,在当时人气爆发的大受欢迎,Mosaic的出现,算是点燃后来互联网热潮的火种之一。互联网发展与中国市场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发展恰逢其时地交汇了。
接纳互联网,拥抱互联网,接入互联网,这个选择本身就是我们制度性的一大突破,确保了迄今为止互联网在中国高速、健康和顺利的发展。
文化创新:开放,与世界接轨,走向世界,科技发展
史前阶段主要是将互联网引入中国的历程,该阶段尚缺乏网络文化的演变和准备。由于中国没有参与互联网技术与网络诞生的过程,因此对于这一不是亲生的“舶来品”,缺乏10月怀胎、分娩阵痛、分娩之后的成就感。
中国大陆的第一份中文网络杂志是《华夏文摘》,由朱若鹏等海外学子组成的CDN(中国电脑新闻网络)主办,它每周五出版,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所刊载的文稿主要取自海内外各家中文刊物和读者投稿,所有编辑人员全部是志愿工作者。它在《发刊词》中称:“今天是中国的清明节。十五年前的今天,悲壮的四·五天安门运动发出了当代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先声。现在我们谨以《华夏文摘》的诞生作为对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纪念。”
早于1990年代初期,香港已经开始提供互联网服务,为亚洲最早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地区之一。1991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首次以专线接驳到美国,把香港正式连到全球互联网的版图上。台湾教育部电子计算机中心及主要国立大学于1990年7月着手建立台湾学术网络(TANet),这是台湾第一个全国性的电脑网络,TANet于1992年6月9日正式宣布对一般使用者开放服务。而台湾的互联网发展则始于1991年12月,教育部电算中心以64Kbps数据专线将TANet连结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VNCNET,台湾正式成为互联网的一员。
无论是国际人士在中国的信息与通信需求,还是海外学子对于互联网近水楼台的率先使用,以及港澳台对于互联网的捷足先登,都体现中国与世界接轨、与先进文化联姻的渴望,互联网这一彻底的“舶来品”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下,从来就没有表现出任何水土不服。难怪有人说,互联网好像更是为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准备的。
第一次浪潮:1994-2001:互联网1.0
商业创新:创业浪潮,热潮,低潮(互联网冬天)
1994年4月20号是中国互联网诞生之日,随后,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计算机网等多条互联网接入,国家邮电部正式向社会开放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如瀛海威等开始出现,互联网创业浪潮渐起。
中国互联网创业浪潮是由1995年8月9日网景上市触发的。这一年,全球网民500万人,美国的网民占全球的77%,是绝对的中心,而这时中国的互联网才刚刚开始,要到3、4年之后才有真正的创业氛围。1997年开始,以人民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开始逐步创立并发展,新浪、网易、新华通讯社网站(后更名新华网)等中央级新闻门户与上海热线、武汉热线等地方门户逐步建立起来,开启了互联网的门户时代;同期,阿里巴巴、百度、盛大、天涯社区等互联网公司创立;风险投资的环境开始改善,互联网企业的融资路径逐步明确等一切,预示着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发展热潮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