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最后两天,一则关于成立“国家基站公司”的传闻闹的是沸沸扬扬。不少媒体在网上发布消息,宣称“电信业要重组,国家将组建一个在级别上将与目前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平起平坐的基站公司”。消息一出,引来了大量业内人士的关注。也许是传言过于离谱,工信部很快在其网站上做出了回应:
目前,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正在研究共同组建一家通信设施公司,负责统筹建设通信铁塔设施,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可以说,基础电信企业的这种探索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有利于降低行业的建设成本,最终惠及广大电信用户。这种模式的探索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和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进行组建设计和运营。
这样看来,成立“国家基站公司”并非是空穴来风。由于这家公司主要负责铁塔的建设,与其叫“国家基站公司”,不如称之为“国家铁塔公司”更为合适。
那么“国家铁塔公司”到底有什么用呢?
根据工信部的声明,建立“国家铁塔公司”是为了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水平,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促进节约和环保。由于三大运营商处于竞争关系,而竞争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网络覆盖的水平。为了能够保持覆盖优势,网络占有优势的运营商往往拒绝和竞争对手共享基础设施。即使是工信部多次下文督促,效果还是十分有限。而通过三家运营商共同组建“国家铁塔公司”的方式,国家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还可以为将来的“网业分离”打下基础,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然而在通信网络覆盖完善的今天,三大运营商已经建设了数不清的通信铁塔。如果仅仅为了提高共建共享的水平,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国家完全可以通过更高级别的行政命令强制三大运营商予以配合。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手机实名制,虽然工信部(包括原信息产业部)曾经多次督促几大运营商执行,但是由于运营商不够配合,一直以来效果十分有限。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正是这一具有法律效应的决议,最终推动了手机实名制的彻底实施。而通过成立“国家铁塔公司”解决共建共享的问题,想法虽然很好,实际操作中却会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
那么“国家铁塔公司”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在几十年的网络建设中,三大运营商已经建立了大量的通信铁塔。在过去的采访中我们曾经发现,不少地区甚至出现不同运营商在同一个地方分别建设铁塔的情况。在通信铁塔数量过剩的情形下,每年新增的铁塔数量将极其有限。如果“国家基站公司”仅仅关注新增部分,那么这家公司将很难生存下去。
既然仅靠新增部分无法生存下去,那么国家铁塔公司关注的重点必然会放在三大运营商已有资产的整合上。遗憾的是,由于三大运营商所拥有的2G、3G资产已经被上市公司收购,一旦“国家铁塔公司”牵扯到这部分资产,必然会引发资本市场的波动,而这显然是国家有关部门不愿意见到的。
可能有些人认为,4G网络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4G牌照的发放时间较短,4G网络的建设主要由三大运营商的集团公司负责。而这部分资产并没有上市,因此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划拨给“国家基站公司”。遗憾的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由于三大运营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覆盖完善的2G、3G网络,因此建设4G时往往会充分利用原有2G、3G资源。也就是说,4G基站在很大程度上共享了2G、3G的站址资源。因此,仅仅通过行政手段划拨这部分资源,必然会牵扯到已经上市的2G、3G资源,进而引发资本市场的波动。
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