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政务微博报告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新浪部委微博数量达到77个。而到了今年上半年,新浪认证政务微博已经超过11万。但微博管理和更新却并未与政务微博数量猛增势头齐头并进,反而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部分官微热闹非凡,部分沦为摆设。(新华网 5月6日)
政务微博走过三年光阴,发展势头猛进,作用不断凸显。官微成为干群互动窗口,在这里,政务信息及时播报,群众第一时间参与,成为了干群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但部分官微却“死气沉沉”,信息更新严重滞后。而官微休眠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有的部门认为微博容量太小转战官方网站,有的机构重组就忽略了,有的人手不够没办法,这些看似充分的理由背后还是对官微的不重视和不擅长。在开设初期迫于政治压力和面子需要,先摆个脸面,至于效力和作用就是后话,这才使官微成“热茶”又成“冷饭”。
官微,其作用不言而喻,但个别地方要凑这个热闹却又不赶趟,未发挥官微正能量,反而滋生了舆论负资产,个别官微长期休眠,个别官微“一鸣惊人”。一方面部分干部存在思想偏差,对官微认识不清。认为官微作用不大,但出于面子需要,总得开通一个当作摆设,偶尔走走过场,一开通便长期休眠。加之,官微拉近了干群距离,但更容易挑出毛病,不说总不会错,对官谣的畏惧和网民“挑刺儿”的恐惧也让部分单位不屑发言也不敢发言;另一方面,技术和网络理政能力水平偏低。不少政府对于官微束手无策,不能找准在网络世界的政府定位,发布信息较为盲目,不知哪些可以播报,哪些要注意,甚至觉得没那么多的信息可公开,方法技巧的缺失以及对政府信息的不敏感,要么使官微门庭紧闭,要么滋生官谣,影响政府威信。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官微发力的关键。
政务公开和网络相结合是未来发展趋势,而微博以其小、精、及时成为网络理政的首选,这片阵地的开拓对于执政能力提升和干群关系的巩固有着重要作用,网络搭建起了干群沟通互助的桥梁,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参与和应对,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执政需要,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配备专业人员长期维护,提高人员管理水平,用好网络这一平台,提升政府公信,畅通民意,以便更好的为民服务。
陈央
声明: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