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见惯了双十一电商们的刀光剑影,但今年升级版的“猫狗大战”又赚足了眼球。战火已经从电商领域蔓延到互联网金融领域,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短兵相接,在各条业务线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比拼,火药味十足。
京东白条投入超4亿 蚂蚁花呗1000万免息分期
客观来看,白条和花呗形式上并无二致,都是鼓励用户提前消费并支持分期还款,额度与逾期费率也相差不大,但基于各自平台属性和战略规划不同,两者在实用性和产品模式上又有很大不同。
花呗只有30天的免息期且不支持通过信用卡还款,现阶段只服务于阿里体系内的资金流转,由于淘宝天猫属于第三方交易平台,仅提供开放平台与技术,商品的品质无法保障,晚于白条一年上线的花呗并不会轻易授信很大额度。
而基于京东自营为主的平台属性,京东白条依托京东“正品低价”的经营理念,保障商品品质的同时交易数据更为真实,从而有底气大力度授信用户刺激消费。此外,还与体系内的京东众筹和全球购打通覆盖千万免息分期商品,将场景拓展到校园、安居、旅游等领域。
双十一期间,花呗宣布将联合天猫放出近100万款免息分期商品,支持3、6、9期三档免息分期,投1000万推行免息分期,向女性用户进行信用提额;与之针锋相对的是,11月9日-11月12日,白条支持京东商城全场几千万种商品,PC端和移动端同时推行24期免息分期,整体投入4亿回馈用户,并不限性别地对用户进行最高2000元的信用额度提升,整体提额2亿,最长两年免息还款。
从双方对双十一的投入不难看出,上线落后于白条十月的蚂蚁花呗,影响力和普及率相较于白条并没有优势,白条在京东金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失去先机成为花呗在发展历程中一个扯后腿的重要问题。
买贵管赔险pk正品保障险
作为电商平台,“正品”与“低价”本应是其生存的基础,其次物流配送、价格变动、退货保障各个环节的服务都该得到应有保障。但是,一直以来电商平台的假货和价格不确定等问题备受用户诟病,直接导致保险类产品越来越受重视。
此前,天猫曾推出“正品险”及“质保险”,买到假货全额赔4倍。分析人士指出,天猫正品险显示阿里强力打击网络售假决心的同时,也显示了其对于双十一期间商品品质的担忧,价格的变动总归结为“受市场等不可抗力影响”,这种牵强的解释消费者并不买账。
而靠着自营商品和自建物流起家的京东已经是正品行货的代名词,双十一期间特别针对消费者对低价的敏感心理,联合中国人寿财险推出针对京东商城用户的“买贵管赔价保险”。对购买价保服务之后30天内,由于价格导致的用户损失提供一次理赔服务,2000元以下商品只需要投保0.2元,2001-4000元商品,0.4元即可投保,万元商品的投保金额也只达到1元。
透过推出的保险品类可以看出双方在保险领域竞争双十一的落脚点不同,一个主动出击承担起价格变动引发消费者利益受损的责任,另一个被动防守对商品品质忧心忡忡,消费者心中自有判断。
你来我往 针尖对麦芒
除了以上消费和保险领域的比拼,双方在理财、支付、供应链方面也都有动作。
日前,京东金融“白拿”,并已经在京东金融社区开辟专区。京东金融将目前提供的理财服务,直接融入到了用户的日常生活,实现了将理财服务场景化。用户只需存储一定数额的定期理财,就可以免费获得对应收益价格的商品,将收益前置的同时还能获得理财收益,真正实现了将理财服务场景化。据悉,很快就可以在京东商城通过”白拿“的全新支付方式免费获得想要的商品。
商户层面,阿里逼迫商家“二选一”直接印证了外界所传阿里的“京东焦虑症”。双十一期间,网商银行投放60亿信贷资金支持淘宝、天猫的小微商家和创业者备战双十一;另一边,京东金融早在10月份已经开始施行一系列的资金支持计划,双十一期间整体授信总额超500亿。依托自建物流体系和自营优势,京东的供应链又在对抗的天秤上重重加码。
从京东金融与蚂蚁金服的竞争不难发现,京东金融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众筹等领域走在行业前沿,蚂蚁金服在支付、传统金融合作方面具备优势。同处互联网金融第一阵营,双方之间的角逐在今年双十一点燃了导火线,后续的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