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投:社交时代投票即表达
发表时间:2015年11月10日 16:15 来源:新科技
导语:国内投票社交平台爆炸投创始人刘浩认为:“投票能够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投票,了解大多数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判断与倾向,为自己的阵营发声,感受到多元意见的交锋和碰撞,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少数派,更可以进行多元化的价值表达,推动社会的一小步进步。”
日前,Twitter的投票功能(Twitter Poll)在用户褒贬不一的意见声中上线了。
据称,Twitter 线上投票功能正式启动后,将提供 Twitter 用户一个了解公众意见最理想的途径,Twitter 用户可针对各式各样的事件征询大众的想法,例如:家中小狗该取什么名字、今晚的球赛谁会夺冠,又或是大家最关注的选举议题等。
实际上,以“两个选项”为特点的投票方式,早已在809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群体中悄然流行。比如在上半年上线的“爆炸投”,与Twitter的玩法类似。
投票不仅是决策更是表达
自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雅典民主以来,投票一直是民主的必要特色。文献记载中最早的雅典投票属于多数决策的陶片放逐制,只不过这种投票的“当选”是负面性的,因为市民要投票决定驱逐哪个市民离开。
除去政治生活中使用投票来决定选举结果,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常常通过投票等方式来了解其用户的想法,获取数据,并为公司产品和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群体的选择结果,会给他们做决定提供很好的参考。
在传统投票模式下,投票的个人表达含义较弱,被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但实际上,在互联网尤其是社交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基于个性喜好发起一个“轻投票”:比如“天冷了要不要穿秋裤”这样的话题,让自己的好友来参与。不管是发起者,还是投票者,都可以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相比以往,8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已经不再寻求“大多数”的认同感,而是以“少数派”及个性化作为个人标签,这也为“投票”提供了更多样化的玩法的土壤。
实际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投票,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社交场景。拥有相似观点的用户,可借助投票平台的沟通机制,完成一次轻社交的行为。
少即是多
在人们传统的思维中,似乎投票设置的选项越多,越能反映参与投票者最真实的想法,投票结果也越精准,对于决策也更有利。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设置投票是为了帮助投票设置者做决策。但是在快餐化的网络时代,网民是没有多少耐心看完全部问题和选项,并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选择的。更何况,还有“选择困难症”这个词的存在。大部分的投票设计者会发现,对于有很多选项的投票,第一个选项往往是得票数最高的,这时,投票结果是否是投票者真实的意思表达,其准确度令人怀疑,。
有一种投票只给出两个意见相反的选择,投票者只能选择其一,非此即彼。人们在面临很多个选择时往往会无法抉择,但如果面对只有两个选项,而且不得不二者择其一的时候,反而能很快做出选择,这时投票者的选择也往往是其最真实的意思表达。
投票社交在国内悄然兴起
网络投票在国内已经不是新鲜事物。早期基于PC端互联网的问卷星等,为大多数企业所熟知,经常被用在品牌调研中。
社交网络兴起,投票,更是成为了社交平台及其用户提升账号活跃度、与粉丝互动的必备功能。国内两大社交平台微博和微信,早已内置投票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置问题和选择,发起投票,甚至可以组织简单的问卷调查。
随着社交网络功能的细分,诞生了一批专门以投票为核心诉求的社交应用。国外如OVOTO,国内如爆炸投,真果等。
以爆炸投为例,这是一个专注于80、90后的趣味投票社交平台。它基于移动端的投票社区,主要通过及时性的轻数据应用,为网友提供一个投票表达以及轻社交的新型场景。它区别于其它投票应用也即其特色就是:一、投票只有两个选项;二、内容有趣;三、投票即社交。
有意思的是,爆炸投所有的投票都只有两个选项,以方便用户选择,提高决策效率。爆炸投的投票内容都是适应网络用户习惯而设置的有趣的投票,如:打完篮球口渴,向同学借水瓶喝水,结果发现里面有片葱花,是假装没看见还是告诉同学;把X战警和复仇者联盟一起扔进笼子里,是会两败俱伤还是赞笼子很牛X?……诸如此类。
网络上有部分声音,认为像微博、微信投票这样的社交投票,除了娱乐大家,再无实际意义。其实不然。当人们面对网络上量的信息无法做出选择时,信息就是无效的。而有了爆炸投这样的投票应用,辅以大数据,则可以将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数据化,从而为人们做决策提供依据。
正如爆炸投创始人刘浩的所认为的:“爆炸投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通过投票,了解大多数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判断与倾向;通过投票,可以为自己的阵营发声,感受到多元意见的交锋和碰撞;通过投票,可以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少数派;通过投票这种表达渠道,更可以进行多元化的价值表达,推动社会的一小步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