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易观发布《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2018年第1季度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宝以53.76%的市场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头把交椅,腾讯金融(微信支付)则以38.9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位。支付宝和腾讯金融二者的市场份额达到92.71%,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剩下不足8%的市场份额,由众多移动支付方式“瓜分”,Apple Pay的市场份额少得可怜。
之所以Apple Pay在中国如同鸡肋,首要原因自然是必须通过iPhone才能支付。相比支付宝、微信适合于所有智能手机,Apple Pay有着天然的短板。而且即使是iPhone用户,也对Apple Pay并不感兴趣。数据显示,全球的iPhone用户中开启Apple Pay服务的比例仅为16%。
此外,支付宝和微信在国内之所以如此爆火,还与其扫码支付的特性有着直接关系。国人已经对扫码支付这一流程熟稔至极,并没有使用门槛和学习成本。而Apple Pay则属于NFC近场支付,理论上来说比扫码支付更安全、时间也更快。但是国内消费者并没有养成刷卡支付的习惯,Apple Pay类似刷卡的方式自然就难以被人们接受。
据了解,在线下使用ApplePay 需要特定NFC设备方可收款。即贴有“银联云闪付QuickPass”标志的POS机,才能完美支持Apple Pay。但目前该设备的普及率不及普通POS机的二分之一,大多商户的使用意愿不强。再加上扫码支付对普通POS机都已经产生极大冲击,Apple Pay在国内也就水土不服了。
事实上,苹果为Apply Pay也是操碎了心。去7月18日至24日,Apple Pay在国内首次展开大规模补贴活动。在星巴克、家乐福、必胜客、罗森便利店等28家线下实体店,京东、携程等16家线上平台,Apple Pay开启低至5折的促销优惠。
据说,苹果这一轮“烧”去了3000万元,但只享受到了短暂的快乐。在补贴结束后,Apple Pay的使用情况再度回到低谷——去年8月数据显示,Apple Pay市占率仍不足1%。
或许,Apple Pay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刚入国内市场的时候——上线当天就有3000多万张银行卡完成绑定。可惜,出道即巅峰,巅峰就一天……不知道现在库克是怎么想的,会不会已经很慌了呢?(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