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饱经沧桑的中国却经历了巨大变迁。改革开放开拓了新行业,开启了新生活,开创了新理念。人民在大潮中追逐梦想,企业市场中阔步前行,国家在改革中欣欣向荣。
民营经济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枝独秀”,到90年代的“遍地开花”,再到新世纪的“春色满园”,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蝶变”。汉能集团作为能源企业的领军者,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直引领前行,不忘使命。
李河君与他亲手创建的汉能,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身在商海,心系天下,以中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用“中国智慧”,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难题”。经过二十多年努力,汉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营水力发电企业和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借米生炊”进军能源行业
“我应该算是一名努力推动中国新能源事业发展的践行者”。李河君说。1989年,李河君白手起家,用从大学老师那借来的5万元人民币,自主创业,从儿童玩具、矿泉水、到铁路运输、开采业和房地产,“无所不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李河君开始进军新能源行业。
上世纪90年代正逢中国小型水电站大发展的时代。不到10年间,数万座的小水电站在中国各地的江河上建成,其中大部分是民营水电,而李河君也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才让自己的事业实现提档升级。
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金安桥水电站为开发项目,华睿集团(汉能前身)与云南省签订《云南省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投资开金安桥水电站发协议书》,历时十年,李河君耗资超过两百亿元人民币,带领近万人的施工管理团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中国云南金沙江,一锹土一锹土地建成了一个总装机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力发电站。该电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自行建设的最大的私营水电站,其装机规模比中国葛洲坝水电站大10%,比当年象征美国实力的美国胡佛大坝大30%。
通过全球技术并购和自主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在金安桥水电站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营后,李河君开始思考汉能发展的下一个方向。随着能源行业的发展与进步,新能源在整个能源行业所占比重日益提升,各国开始在这方面加大资金、人力和技术的投入,希望在未来能源行业中赢得发展先机。
2010年,汉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和战略升级,历时六年,通过四次海外技术并购整合,投资超过800亿人民币,进军当时普遍不被业内看好的薄膜太阳能行业,汉能也因此成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先行者。
汉能正是在合作中创新才实现了向“高科技 + 能源”公司的转型升级。得益于全球技术整合,在短短数年间,汉能通过跨国并购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建立起一个新的薄膜太阳能产业,汉能也由此成为在规模上和技术上皆领先全球的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通过全球技术并购后的整合、协同,突破了技术壁垒,在开放中创新、合作中发展,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为其所用,为其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汉能通过全球技术并购实现了弯道超车,除此之外,国内已经有一批企业通过这条途径实现了转型升级,如上工申贝公司通过 4 次对德国工业缝纫制造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不仅实现产品升级,还提升了企业产品技术能级;吉利公司结合内生有机成长和外延并购成长战略全球化发展,全球布局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和销售等价值环节打造全球价值链,建立自创与并购品牌在内的企业自主品牌体系,成为在全球汽车产业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本土企业。
用执着和担当诠释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
作为民营企业,创始人李河君汉能的作用不言而喻。他既是稳定大局的精神领袖,又是引领发展的开路先锋。李河君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为汉能持续发展赋能,成为汉能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灵魂。
一方面,李河君具有的前瞻性战略判断能力,让他提前看到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汉能占领战略高地,引领未来发展。另一方面,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时刻感染这每一个汉能员工,促使所有人能跟随李河君的脚步,始终保持事业心,携梦不断前进。
毫不动摇地坚持原则和守住道德底线,也是李河君成功的秘诀之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李河君举例说,当年在金安桥水电站大坝建设中,一些官员、亲友等,都想参与到工程项目中,他深知项目负责重大,就此拒绝了许多人的说情,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同时,在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时,又要牢牢守住底线,一门心思干事业,做出业绩,项目得到成功,地方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根植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是李河君对企业的担当,也是对社会的奉献,让汉能享受到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红利。李河君所领导的汉能正在不断践行中国民营企业的“光伏梦”。正如李河君所说,抓住这个机遇,中国将有机会实现能源独立和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