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智能服务机器人演变与未来
发表时间:2018年3月13日 11:41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定位导航及传输技术愈发成熟,消费级机电系统供应链形成,智能服务机器人开始在更多场景当中普及,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史。

2015年机器人元年的高速发展后,市面上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无论是家庭型机器人还是服务型机器人,能自主工作的机器人,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的机器人就是我们想要的机器人。

重点记录以下几个时刻:

1986年3月我国开始把研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内容已列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规划中;

2000年,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形、能模拟人类基本动作的类人型机器人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问世;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模拟感情的机器人;

2001年,第一款量产扫地机器人上市;

2003年,德国库卡公司(KUKA)开发出第一台娱乐机器人Robocoaster;

2008年11月25日,国内首台家用网络智能机器人——塔米(Tami)在北京亮相;

2010年,德国库卡公司(KUKA)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货架式机器人(Quantec),该系列机器人拥有KR C4机器人控制器。

2013年,擎朗科技推出第一代服务机器人,并正式确定服务机器人方向。

服务机器人市场环境

当前,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企业纷纷布局形成三大阵营。从市场体量上看,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不断丰富,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预计达29亿美元,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69亿美元,平均增速达27.9%。从企业布局上看,入局企业越来越多,已基本形成三方阵营。一是典型服务机器人企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深耕商用服务服务领域,二是工业机器人与家居领域等传统企业利用技术积累或渠道市场等优势进行布局,积极推行“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以开辟“第二跑道”。三是互联网巨头通过收购和合作方式“跨界”。

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加速多场景化落地应用。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体量巨大,且发展迅速。据IFR数据,2016年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0.3亿美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3.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8%,略高于全球市场年均增速。在服务机器人的应用上,我国也已展开多场景化先行探索,如扫地机器人、餐厅机器人机器人、商场机器人、银行机器人、商务办公机器人、零售导购机器人、智能广告机器人、迎宾接待机器人等。

智能服务机器人即将进入普及时代

广阔的市场前景致使科技巨头和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扫地机器人,大家似乎觉得机器人还没有到达人们的身边,其实不然,机器人已经触手可及。正如擎朗机器人,凭借多年的机器人开发及室内全自主定位导航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了自主研发的室内定位导航与商用机器人的成功融合,成功完成量产下线,并已在餐饮、商场、零售、商务办公、银行等多领域落地应用。

2015年9月,擎朗科技推出第三代PEANUT系列机器人,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的“全自主定位导航”专利发明,相对于其他单独运用“记忆导航”、”轨道导航”、“视觉导航”的模式来说,擎朗机器人重点在激光雷达的基础上,增加组合模块,把机器视觉、声纳及多重传感器融合技术合并,机器人可以在任何复杂环境下自主规划构建二维平面地图,实现三维空间自由移动,智能检测障碍物,实现毫秒级响应避障的同时可以多机协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室内无人驾驶。

智能化、场景化发展

时至今日,服务机器人市场处在不断发展壮大,为迎合细分市场的小众消费者需求,以及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商用服务机器人朝着智能化、场景化两大方向发展,使之更加“性感”,并且得益于技术的成熟,机器人性能越来越强的前提下价格越来越亲民,大多控制在3-5万元之间,带来性价比更高和实用性更强的产品。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