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专访杨元庆:多元化非易事 过往几年盘整期是有价值的
发表时间:2018年4月16日 17:48 来源:新浪科技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在复盘联想国际化时,杨元庆感叹最多的是“不易”。实际上,在2000年左右,联想就已探索国际发展。

“那时候恰好IBM要卖PC”,杨元庆称,在2001年和2002年,IBM曾多次找过联想,“一开始我还觉得是天方夜谭”,在2003年时,联想有意推动此事,“那时依旧觉得是蛇吞象”。

“当时联想在国内是30亿美元的业务,而和IBM谈的是价值百亿美元的生意”,杨元庆坦言,“蛇吞象”的并购方式,最大的难点在于对方是国际化品牌,享有全球的运营能力,而联想只是中国的本土公司,缺乏国际化的运营经验。

“我们走国际化这条路其实很难”,他认为,一方面是中国品牌缺乏知名度,另一方面是当时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还处在低端水平,无论是自主国际化,还是并购式国际化,对于联想而言都不是条容易的路。

事实的确如此。自2005年并购IBM后,余下四年时间,联想的业绩并无太大起色。

“当时我们也很清楚,我们自己不具有成熟的国际化运营能力,那个时候我们请了老外来做CEO,我们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完成团队整合,以我为首的中国团队,花了四年的时间去学习国际化运营,过去我们只会在小江小河里面游泳,后来一下子到了大海里游,还是要适应一段时间”,杨元庆说道。

在经过了几年国际化运营探索后,杨元庆重新做回CEO,他决心落实防守和进攻相结合的路线,用中国的团队去打消费业务的市场,自那时起,联想的业务开始高歌猛进。直到2013年,联想摘得了全球PC市场的王冠,营业额从140亿美元涨至300亿美元。

也就在那时,整个PC行业接近了天花板。杨元庆说,联想开始大力做移动业务,并进军企业级服务,“做多元化业务,依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他坦言,联想的手机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通过并购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但你得把它们很好地消化了,才能真正变成你的东西,不但要懂这个业务,还要建立竞争力,那才真的是你的业务,在过往的几年中,联想切回到类似2005年到2008年的盘整期,但是我觉得这个盘整期是必然的,是有价值的”,杨元庆说,在盘整期里,联想搞懂了数据中心业务,并确立了核心竞争力,“我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在多元化方面同样会取得成功”。

他强调,多元化并非五花八门,目前成功的IT企业,最多是拥有两到三个成功的业务,例如微软,成功的业务包含Windows,Office和云计算Azure,“多元化要真正成功,每一个业务起码要有几十亿美元、上百亿美元的营业额。如果你只是在中国发展,那每一个业务几十亿人民币就是成功的多元化了,但是在全球的平台上就很不一样”。

联想工程师讲解全球首创服务器温水水冷技术

押宝“增强智能”

“不只做解决方案提供商,望做智能的赋能者”

在去年的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提出了“三波战略”。当时,联想正经历着转型之痛,多项业务需要变革,这意味着在短期内,联想的部分业务面临下滑。当时,外界对杨元庆的战略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

面对质疑,杨元庆曾回应称,“转型不脱层皮就不叫转型,联想财报确实不是很好。如果联想不是坚定地落实三波战略,完全可以交出非常漂亮的业绩”。

[1]  [2]  [3]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