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看完这篇文章 你就知道Siri和小冰的差距在哪了
发表时间:2018年8月1日 16:18 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微软在上周正式发布了第六代微软小冰人工智能机器人,人们不免将其与苹果的Siri再进行一番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那就是在小冰的面前,Siri实在是有点逊。

在之前我们面对这样的结论,给出的理由更过是感官上的直接感受,而这一次我们试图通过一些技术层面的解析来搞清楚Siri和小冰之间到底存在哪些差距。

这里我们主要引入两个概念:全双工语音和共感模型。在此之前我们想稍微聊聊Siri和小冰两者在设计意图上的不同,而这很有可能是导致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

Siri的设计目标是一个任务型人工智能,她的作用是帮助用户解决具体的问题的;而小冰则从开始就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并不解决具体问题,就是陪人闲聊用的。

因此,Siri在设计上是以IQ为优先的,而小冰则是以EQ为优先,从这一点上来看,与Siri和小冰的对话交互过程就有明显的区别。Siri更像是机器,而小冰则更像是人,但现在第六代小冰推出之后,也开始附加IQ特性,能够处理一些具体的事务了。

就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说,IQ,也就是数据处理方面的研发是相对简单的,而EQ,即情感认知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因此微软先EQ后IQ的模式显然更有优势。

既然我们已经说到了人工智能的EQ塑造,那么小冰到底是通过哪些技术来实现这种情感交互的呢?

大概在过去四五年前的时候,对话式人工智能成为业界的热门课题,并且绝大多数都选择了任务型或是知识传递型的对话系统,但这种人机交互实际却非常生硬,比如具体到开灯关灯、打开电器上,其实和语音命令之间的区别并不大。

而全双工语音就是让小冰与其他人工智能交互截然不同的技术之一,这使得人们与小冰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一问一答,而是更加自然的沟通过程。

举一个例子,当你开着车出去郊游的时候,车载的不是Siri那种可以帮你干这个干那个的人工智能,而是通过全双工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小冰。她除了会根据你的指令执行任务之外,还会对你的车载音乐发表观点。当你们交流时,她看到远处有一座山,就会和你说这个地方很漂亮,可以下次再来。

这种感觉不是你在车上安装了一个机器人,而是多了一个真正的副驾驶陪你旅行。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冰能够通过视觉捕捉环境信息,这是同样也是微软的研究项目,称为实时视觉,并有一个面向全程的对话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小冰的全双工语音已经支持群组功能,利用SpeakerID分类器来判断说话的人到底是谁,甚至听得出这些人的年龄、性别等信息,并以此来进行不同的对话和群聊。

比如不同的家庭成员和小冰说“我的电话找不到了”,小冰能够区分的出来是谁,并且分别打到他们各自的手机上去。

比如当一个小孩子对小冰说“打开电饭锅”,小冰能够识别出发出命令的是个小孩子,并由此拒绝执行指令,并劝说小孩远离电器。

在这里,小冰不再单单是家里的一个智能语音工具,而是一个新的家庭成员,能够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自然的联系。

微软小冰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小冰的EQ情商,但大家都清楚人工智能本身是不可能产生感情的,因此小冰的EQ本质上是来自一个基本的情感计算框架。

[1]  [2]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