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打造“‍融合、智能、合作 ”‍数据基础设施,携手迈入智能时代
发表时间:2019年11月19日 14:43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 辑:U

  这些海量数据的增长背后是需要海量存储和计算的资源,数据增长是无限的,而存储资源却是有限的。

  数据全生命周期每比特价值最大,每比特成本最优

  我们希望对数据的采、存、算、管、用实施端到端的整合和优化,让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更好用,数据的每比特发挥价值最大,数据的每比特成本最优!

  打造“融合、智能、开放”数据基础设施

  为实现这个追求,华为打造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让数据系统从孤立走向融合,从复杂走向智能,从封闭走向开放:

  通过“打破数据处理与数据存储的边界”,实现数据高效共享和分析,降本增效。

  通过“AI+存储+云”,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内智能管理和智能运营,让存储越用越快,价值越来越大。

  通过“数据虚拟化引擎”,统一SQL语法,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

  融合:使用极简

  数据应用的核心包括存储和分析。烟囱式IT业务系统带来两个问题:存的时候会产生多个冗余副本,且数据无法流动,存储成本高;分析的时候会导致大量数据搬迁,分析效率低。

  通过10余年技术积累和创新,华为在存储、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通过打破4堵墙,让数据的每比特发挥价值最大,数据的每比特成本最优。

  打破存储内部系统墙:通过一套架构实现生产、分析、备份、归档的统一管理,一份数据在各个系统中平滑流动,减少拷贝,TCO降低30%以上。

  打破数据库与存储链路墙:通过算子下推实现近数据计算,减少存储层与计算层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访问和处理性能提升2倍。

  打破大数据与存储配置墙:通过存算分离实现资源灵活配置,计算不足扩计算,存储不足扩存储。并通过弹性EC、数据缩减技术减少冗余,整体TCO降低30%以上。

  打破数据库与大数据协同墙:通过协同分析实现数据零搬迁,数据库和大数据共享一份数据,分析效率提升100%。

   智能:体验极致

  过去,主要依靠人来完成设备配置和运维,运维人员经验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管理效率的优劣。华为基于AI芯片、存储和华为云的三层架构,通过云上训练和云下推理,让系统越用越快、越用越省。

  依托昇腾处理器的AI能力,自动学习和识别IO流,提升Cache预取命中率,系统整体性能提升20%。

  依托鲲鹏处理器的多核算力,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实时优化数据缩减算法,TCO降低25%。

  结合华为云自身大规模运维运营经验,当前可以实现提前14天预测硬盘故障,提前60天预测性能瓶颈,提前365天预测容量不足,其中30%的故障可以自我修复。

  开放:开发极简

  随着业务类型日益增多,大量业务需要跨平台、跨数据源协同分析。这种场景下,最突出的3个问题是: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

  找数难:传统企业数据类型越来越多,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并存,缺少统一数据目录和全局数据视图,要在众多异构数据源中找到特定数据,好比大海捞针。

  取数难:一个典型的分析业务通常依赖跨地域跨平台数据协同,需要从多个业务系统获取数据,这要经过多部门间协调、核实才能获取。

[1]  [2]  [3]  
高层访谈
华为中国区杨涛:发挥网络长板,做实云网融合
随着5G和AI的快速发展,基于万物智联的垂直行业智能化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这将催生数万亿的蓝..
雷军:AI+IoT是小米核心战略 AI模块将装进每个物联网设备
11月28日,MIDC 2018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本次大会上,雷军表示“AI+IoT”将成为..
观点态度
5G毫米波网速优势显现,少了高速路的5G不完整
随着5G网络目前在全球各地的开通,5G毫米波在峰值速率上已经展现出了巨大优势。同时,工信部在..
手机厂商这半年:互怼变日常,多品牌成突围关键
2019年的手机行业,可以说是非常热闹的,仅仅上半年,“华米OV”的隔空互怼便开始频繁上演。
移动互联
手机
智能设备
汽车科技
通信
IT
家电
办公打印
企业
滚动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8031908号-1】
Copyright © 2018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