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构建了城市地理框架
人情世故构建了街区生活
这一场沉浸式“复古展”
【致愚园路匠人】
不仅带我们回归质朴的工匠情怀
唤起对过往的追忆
更透过它发现隐匿在愚园路弄堂深处的故事
那些平凡而美好的小事
历经岁月沉淀
构成了百岁老街上的一抹风景
1
“点睛、剪彩”,愚园公共市集开业当天,林青老师忙活个不停,却也乐在其中。上世纪50年代,林老师从中山北路搬进了愚园路上的宏业花园,这一住就是67年,这里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小学到初中,愚园路成了他上学的必经之路,又因为父亲是傅雷的医生,为傅雷送药的任务就交给了林青,幼年时的他常常穿梭于这里的大小弄堂,见证了这里的沧桑变迁。
愚园路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在宏业花园长大,小学时对门搬来了一位会弹钢琴的大姐姐,天天琴声不断,我母亲也会弹钢琴,于是耳濡目染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老师忆起少年时为了学吹笛子,攒了三天的零花钱,上路边摊淘了根旧笛子。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后,林老师担任起了化学教师,但依然没放下对音乐的热情,兼任起音乐课,还组建的学生乐团赴台湾交流演出。
如今,林老师以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社区各个红色景点,成为一名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以及愚园路的讲述者。他收集着一栋栋老洋房里的“老”故事、一个个旧时客的“旧”往事。
2
【致愚园路匠人】的记忆百货商店前,一位头发花白的七旬老人,想用一把有着百年历史的小提琴交换一段荏苒时光......李培明老师是愚园路上的“原住民”,70年的时光他与这条路相伴相惜。
“小时候我们总流行一句话‘口袋里有一毛钱,也要去静安寺逛一逛’,”李老师回忆道:“愚园路横跨长宁区至静安区,小时候下了学,口袋里若有零花钱就会从愚园路走到静安寺去买零嘴,一毛钱可以换一盒山楂片。”每逢过节,静安寺就更加热闹了,儿时的他总要拉上小伙伴们去那淘上一番,竹炮、糖人、粽编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却給童年带去许多的欢声笑语。
愚园路才人辈出,或许是受此熏陶,匠人出生的李老师对艺术有着自己追求和渴望,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绘画和小提琴,而今安享天伦,音乐和绘画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
头戴贝雷帽、脸上架着深度老花镜的魏旭春伯伯,弯着腰眯缝着双眼,在留言墙上写下“爱上海、爱长宁、爱愚园路”10个简单的字。
2000年,在新疆支教了35年的魏伯伯回到上海,与老伴居住在江苏路华山路一带。“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思想很单纯,就是舍己为人,因此选择做支教也是受此影响。”2003年,退而不休的魏伯伯当起了长宁区关工委志愿者,每每从家去往志愿者办公室,总要到愚园路走上一走:“在这生活了十多年,这里的人都很淳朴,没有十里洋场的味道很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