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举办的中国产投生态大会平度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执行所长王岸柳先生,发表了主题演讲《打造中小城市的文脉资产》,以实际案例启发平度城市IP打造与文脉资产管理的未来之路。会后王岸柳先生接受了春光里专访。
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在平度相聚!我分享的题目叫《打造中小城市的文脉资产》,这是我们团队过去十年,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文创学派的重要研究成果。
新文脉理论阐释与热点案例
十几年前特劳特提出了定位理论:商业社会中的产品与服务必然要找到它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美国人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商业社会,而中国人将自己定位为文化社会。在文化作为社会主体的时候,我们推出了“新文脉理论”。新文脉理论是中国人如何寻求文化自信、如何在这个文旅融合的时代定位自我的指导性理论。
在城市文脉打造方面有两个主要痛点亟待解决:第一是“千城一面”的败笔;第二是“如数家珍”的困境。
过去40年中国大都市所有的新区建设,看起来基本都一样,这就是千城一面。但同时,因为中华文化不断繁衍生息,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如数家珍的特点。如何认知自我,如何围绕自己的特点打造战略、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是大家都在面临的困境。
我们的第一个判断是物理的城市必然走向文化的城市。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城市只是面积扩大、房子变多、道路延伸,但是我们的文化远远落在后面。
第二个判断,文化的城市一定会有一条主线,你找不到这条主线就找不到我们的文化河流这几千年是怎么过来的,我们的主干道在哪,特色在哪。
第三个判断,城市发展的核心词叫做文脉,文脉的展开要通过“共识、场景、资产”这三个词来打造三位一体的闭环。
在共识下我们要展开一系列场景。比如拍一部电视剧,做一系列的衍生品,做一个景区园区等等,最后这里面优秀的场景,投资界可以介入,形成资产。现在讲最热门的资产是线下和线上的结合。为了让大家理解理论,今天我选了三个热点案例。
案例一:藏传佛教的千年传承
中国藏区的概念很大,习俗各有不同,但藏传佛教核心教义是共通的,大家有一个共识。围绕这个共识我们产生了无数应用场景,例如六字真言、法会、冈仁波齐、唐卡等等,这是第一时间让你感知并感动的东西。这些场景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藏传佛教的教义,感受到当地民众的意识形态。这样一种文化场景的极致打造,是所有的文化打造的终极标杆。
案例二:浙江的钱塘江文化
去年浙江省相关方面给我们一个任务,要研究钱塘江文化。我们发现了这个文化的三大特征:钱塘江所有水路运输汇集到杭州大湾区;大运河一千五百年让钱塘江人民始终和首都人民联系在一起;大湾区面向海洋,接受到海洋文明、近代工业文明的熏陶。所以我们说钱塘江最大的标志是“潮”——经济大潮、产业大潮、社会大潮,共同汇聚成文明大潮。江之势、河之势、海之势,这就是三势共潮。
阿里巴巴是浙江孕育出最好的经济成就。阿里巴巴把全中国的物产聚在上面,阿里巴巴很好利用了国家当前的政策,阿里巴巴用到的是日本的风险投资和美国的上市。今天阿里巴巴的成功最经典的用法就是这三个势能,所以我们说历史上的钱塘江就是今天的互联网。
理解文脉就是理解我们是怎么来的,理解我们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就知道如何把握资源、政策和资本带来的优势。
案例三:西安文旅地产经典案例
当代中国文脉资产运用最好的,就是我们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计划把历史上已经快要湮灭的丝绸之路,变成了今天一个大国崛起的经济大战略。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一个大唐西市的地产项目,今天我们说买东西,东西怎么来的?在唐朝,东市是内地商人聚集的地方,西市是沿线的丝绸之路过来的商人聚集的地方。
所以今天把湮灭的大唐西市,挖掘出来变成一个500亩的地产项目。作为一个文旅地产项目,他找到了丝绸之路的物理起点,全中国都没有能与他匹敌的资源;他找到了独特性,唯一性,稀缺性,就找到了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