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讨会在重庆举行,吸引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参会。
据介绍,国家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讨会议由重庆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发展改革委、两江新区管委会主办。会议以“数据科学和大数据的前沿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为主题,旨在分析研讨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题、探讨建设相关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凝聚大数据领域院士专家意见,为重庆谋划建设国际领先的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出谋划策,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
院士圆桌论坛作为会议环节之一,云集多位院士专家。论坛邀请数知科技首席战略官、乌镇智库理事长张晓东为主持人,与邬江兴、丁文华等来自国内外的7位专家学者共同就国家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等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表示,大数据是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新兴科学,建设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能打造一个全新的大数据试验场景,满足科研人员对大数据计算和试验的要求,以探索数据中间的科学规律、多元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新命题。
随着全球各国对数据的愈发重视,数据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一个全新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沙飞表示,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探索解决如何在加密数据上直接分析的问题,这对基础设施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一旦实现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私密性、社会伦理的问题解决了,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完整方案也就形成了。
王沙飞院士表示:“实际在城市里有很多挑战:如何去通过这些数据、通过一些先进的算法,解决科学问题,解决智慧城市面临的挑战,以及其他种种问题。 基础研究要通过大数据科学装置来解决的,而不是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
建设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能够让数据以一种更加有序的状态与社会建设各方面有效融合,促进社会进一步完善。比如,英国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数据采集标准。
“标准制定后,数据的采集方式、内容以及质量就有了更好的保证,运用到具体行业中也能产生更强的化学效果,”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说,“我们老讲大数据,实质上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是全数据和精准数据,‘生物银行’的数据都是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来采集,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准确,从而指导运用。如果是为科学服务的话,整个国家的大数据基础设施要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利用作为一个整体,希望这对中国发展有借鉴意义。”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表示,大数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为科学实验场景之一,要配备更强的计算能力、储存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和模型构建能力。第一要有前瞻性、可演进。同时还需要结合需求分阶段地去实施,通过现实问题去推进。我们不仅仅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大数据发展的基础设施,更要从整个国家在信息领域基础设施出发做成自己创新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