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海域,这里有不少我们热衷的游玩胜地,也出产不少我们喜爱的海产品。渤海环境质量一直备受关注,环渤海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在哪里?谁在排?排多少?
日前,生态环境部启动对渤海入海排污口的排查行动,首批调集780人组成260个组,进驻河北唐山、天津(滨海新区)、辽宁大连、山东烟台等4地,开展“拉网式”现场排查。这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行动。
船行海上,孙凯峰和另一组组长袁道伟开始核对手机系统里疑似排污口的位置。
昨天(26日),天津滨海新区的排查现场,随着汽笛长鸣,排查人员乘坐的轮船离开码头,驶入天津港湾。离码头越来越远,风浪也越来越大。孙凯峰来到船舷,仔细观察着码头沿线,看有没有疑似的排污口。作为天津组排查团队的技术支持组组长,孙凯峰说,出海排查有助于“从海上看岸边”,更容易发现那些隐蔽在栈桥下、涵洞内的排污口。
深之蓝公司自主研发、造价200多万的橙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下水利用声纳进行先期探测,为水下机器人做前期的定位工作。
很快,工作人员就发现一处码头附近的栈桥下有一个疑似的涵洞,“大船靠近有搁浅的危险,我们需要动用快艇和水下航行器进行抵近‘侦察’。”孙凯峰说。母船上的工作人员迅速忙碌起来,一艘水下航行器很快被放下,朝着岸边驶去。无人机也腾空而起,对疑似排污口进行定位成像,工作人员也掏出工作手机,打开APP进行定位标记。
工作人员远程遥控橙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可以实现每小时3节的航速,得到的声纳数据成为橙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工作的依据。
在不远处,另一组工作人员发现一根直径约15厘米的黑色管线从岸边伸出,一头扎进海里。“从水面上我们看不出它是不是排污管,有没有在排污。”排查工作人员说。这时,水下机器人派上了用场。它快速潜入水底,朝着目标物靠近。
无人机成了水陆“通吃”的能手,在寻找排污口的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江豚”缆控水下机器人利用推进器可以在水下自由移动,由于采用动力和信息传输同缆,可以实时传输水下拍摄到的图像。
技术工程师张贺帅告诉记者,这部水下机器人在国内技术领先,它最大可以潜深300米,具备水中悬停能力。水下机器人装备了前后两套声呐系统,可以对前往80米范围内实现130度实时成像传输,还可以360度扫描水下环境,分辨率可达3.75毫米,一套全高清彩色水下摄像头可以实现4倍变焦,“直径很小的排污管线也躲不过水下机器人的‘火眼金睛’。”张贺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