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系统正在变得越发复杂(sophisticated)。”
--Bill Joy, BSD 主要设计者、vi 作者、SUN 联合创始人
技术的发展,总是解决了现有的问题,进而引入新的问题,继而继续解决,如此周而复始,Docker 公司在2013年成立,将容器的概念迅速扩散。正如当年集装箱点燃了全球的货运革命一样,当时的船运公司使用这种大型的金属集装箱替代了过去纷杂的货运装置,以适应在卡车、船舶、铁路三者之间匹配。装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装载本身有了标准。和现实世界的集装箱运输一样,Linux 容器创建了对于应用最为基本的封装,使之可以运行在任何的基础设施平台上。一时之间,容器风靡世界。到今天为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意愿将他们的应用跑在容器之上,即使是他们自己的内部的服务器,也同样在考虑。尽管容器仅仅是管理现代的应用程序的一种更好的方式,因为它们通常被分割成无数的组件(微服务),但仍然需要能够在服务器之间进行容易的移植和访问。
技术的本质就是这样,通常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又引入新的问题,如此反复。Linux 容器也不例外,它虽然封装的很好,但是它给 DevOps 团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它在应用程序的移植、部署的活动中增加了更多动态的东西。为此,Kubernetes 应时而生。
同样 Kubernetes 也没有脱离这个技术本质,容器的细粒度,将过去传统意义上每台主机一个 IP 地址,每个服务有一个或多个端口的困境,甚至是物理机虚拟化的情景彻底打破,相应的是流量的暴增,命名空间、服务发现、流量监控一时之间让管理员和开发者头痛不已。谈到存储,容器的快速,对于持久化的存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分布式存储、对象存储成为了配合云原生的必备,而这又反过来会影响到性能、扩展性、灵活性等诸多设计,让架构师、开发者在众多的选项中不断寻找平衡之道。哦,对了,还有如何将用户的代码和运行环境设定在可控的范围,也是云厂商运营和系统管理之间的平衡,因为达到这个目的的同时,还要保证用户对环境无感知,而不是觉得自己受限,安全与易用/性能之间的桥梁该如何架设。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原LC3)中国,来自华为、阿里巴巴、VMWare、Red Hat 等众多云原生、Kubernetes 一线专家,将帮助大家解答这个困惑,以及他们提出的新的挑战。(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递归)。
分论坛主题介绍
网络
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从 5G 到 SDN,从边缘计算到电信服务商,网络无处不在。Kubernetes 下我们以一位工程师的视野切入,那基本上就是 Kubernetes 在现在数据中心中、当下的软件架构中,如何实现网络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管理,才是工程师们考虑的最大问题。接下来介绍的演讲,按照惯例我们从公司来介绍,他们分别是:
Jun Du – 华为 高级软件工程师
华为,Jun Du,带来的是全新的 Kubernetes 网络兴趣小组的前沿思考和实现,sig-network 正在引领社区开发一项新特性 - 拓扑感知服务路由。这项特性所有者将详细介绍设计和实施拓扑感知服务路由的挑战,并描述这项特性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测试版和最终版标准。想知道什么是拓扑感知吗?不妨允许笔者卖个关子,你只有到现场才能真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