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年代,最早的X线机三足鼎立形成
根据统计,从1954年到1985年,国内累计生产X线机达14万台以上,年复合增长约为18%左右,并在1976年、77年达到顶峰,年产X线设备达到4000台,这个时候的厂家规模数量都很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山东。70年以后,上海精密厂整体搬迁到四川内江市,改名为:西南医用设备厂,搬迁从70年的春天开始,2年后完成整体搬迁,由此在70年代~80年代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上海医疗器械厂、北京东方红医疗器械厂与四川内江西南医用设备厂。
这个阶段,随着周恩来、李先念关于医疗器械生产问题指示,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大规模协作,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速度加快,研制了很多新门类产品。X线设备也逐步从固定阳极球管200mA/100kv走向了旋转阳极30~50KW的机器。
其中,国产X线机历经艰难。当时为了让X线机能够装载国产旋转阳极球管,上械厂克服了轴承固定润滑、钨盘动平衡等关键工艺和核心技术,72年研制成功了RXD1-15.30/100型旋转阳极球管。
74年,上械厂又推出了500mA机器。
78年推出了XG10001000Ma/150KV X射线机组,这个设备高压发生器采用三相十二峰的整流方式,具有3床6管,配有高压注射器,快速换片机,影像增强电视系统,可以在明室条件下通过电视直接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这是国产最早的血管造影X线机,当时在上海新华医院进行临床试验,进行心导管手术。
80年北京医用射线厂研制出了1250mA心血管造影X线机,这款设备可以进行血管造影、胃肠造影和多轨迹断层诊断,四年后这款设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国产X线机从追跑、并跑到赶超进口
进入80年代后,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商品经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政策一方面使我们看到自身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同时也看到了对外技术交往的大门,加快产业的升级步伐。
84年底,上海医械厂(第9厂)与南斯拉夫EI公司签约,引进了低速旋转阳极X射线管生产工艺及设备,其中包括X射线管专用动平衡仪、中频发生器、焊接与高真空等设备。
85年底,上海医械厂(第9厂)又与美国瓦里安公司签约,引进了X线影像增强管生产线,其中包括:蒸碘化铯镀膜机、自动喷镀台、可拆卸荧光屏检验台、氦气质谱检漏仪等设备。
对外开放政策既让我们获得了大量外国技术,同时也让外国大量的医疗产品大规模进入中国。当时由于国内外产品性能的巨大差别,只要有外汇,医院都愿意从国外直接采购先进医疗设备。以胃肠钡餐造影为例,当时主流国产设备仍然是使用荧光屏直接成像的暗室透视设备,医生需要穿着沉重的铅衣在黑暗的环境下直接面对射线机操作,影像效果质量非常差,同时医生和患者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又非常高,而当时的日本使用的都是隔离室遥控电视透视机器。医生几乎不受辐射影响,电视透视影像也比荧光屏更清晰,片库式点片系统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又能极大的降低劳动强度,因此当时有很多的医院想方设法采购进口设备,国内X线设备迅速在这个阶段退出大城市的大医院市场,因此也直接造成了三大医械厂的衰落。
为了应对这种市场局面,国产医械厂采用了引进国外设备部件,通过在国内组装的方式来掌握先进技术,比如84年上海医械厂从日本东芝引进的KXD-850 800mA X线机部件,通过组装方式进行生产,每台获得4万元的组装利润,这个过程加快了国产医疗设备厂技术模仿、仿制和研发的速度,在学习国外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多种核心部件的制程。
90年代初,北京医用X线厂与日本岛津公司合作,开发遥控胃肠检查设备,通过合作,北京医用X线厂获得了很多日本岛津公司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没多久,北京医用X线厂后面改名为万东医疗装备公司。
万东、安健聚焦X线压强冲锋,终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