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箱要怎么走出国门?
如果回到20多年前,贴牌代工是当时所有企业的第一选择。彼时,对于起步不久的中国冰箱行业来说,能够走出国门出口创汇就代表着实力。另外,给西方家电巨头代工还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选择。所以,那时几乎所有的冰箱企业都选择了以代工的方式出口。
不过,也有一个企业毅然放弃了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选择了最艰难的自主创牌路,那就是海尔冰箱。不仅选择了不赚钱的创牌道路,而且还选择以“先难后易”的策略走出国门,也就是说,不仅要以自主品牌出口,还选择最难的欧美发达国家出口。也正因为如此,海尔冰箱招来了外部的质疑与嘲讽。
20多年后的今天,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本土的中国市场,海尔冰箱已经赢得了行业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
因为拒绝代工,海尔冰箱的创牌路并不容易
并不是因为当初选择了最艰难的创牌路,就意味着未来一定会成功,创牌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选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海尔冰箱始终在依靠领先的创新,满足并创造着用户需求,引领着行业前行。
市场占有率最能反映消费者对海尔冰箱的评价。从全球市场看,1月9日,欧睿国际发布数据:海尔制冷全球品牌零售量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而且,自2008年至2019年,12年间海尔制冷首位度从1.65上涨至2.4,与其他品牌的差距持续拉大。而在国内市场,这种领先优势也在持续保持。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9年海尔冰箱年累份额37.3%,首位度为3.13,超过了二、三、四名之和。
海尔冰箱的这种地位是怎么来的?表面上看是科技、制造、服务综合实力的体现,而本质上获取用户认可的能力才是它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可以列举一二来看看海尔冰箱是如何赢得用户选择的。消费者都知道买冰箱是为了保鲜食材,可是冰箱行业的保鲜技术都是在冷藏室里进行的,而冷冻室只要达到-18℃就被认为是保鲜了。海尔冰箱就是在别人都忽略的冷冻室里开始自己的发明创新,因为冷冻室里还隐藏着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那就是温度波动对食材品质的影响,现在海尔冰箱已经研发出冷冻食材中心温度波动只有0.2℃的保鲜科技,是行业的1/10,在行业内温度波动控制得最好,实现了冰箱的全空间保鲜。
海尔冰箱获取用户资源的能力来自内部健全的体系。通过10+N的开放研发体系来获取需求、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再通过全球各地的30座工厂制造需求,最后通过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送到用户家,并在用户使用过程中赢得了代代相传的口碑,实现了在全球的引领。
因为转型生态,海尔冰箱的首位度再度提升
尽管海尔冰箱在全球已经形成领先的地位,但并不影响其继续创新的脚步。如今,踏着物联网时代的步伐,海尔冰箱已经突破硬件本身的功能应用,开始了智慧厨房场景生态的建设与布局。
海尔智慧冰箱是“场景生态”转型的直接支撑。以其为核心,用户买回家的不再是一台冰箱而是全家美食解决方案,实现买存吃都健康。以往,饮食随喜好而定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但这样却未必健康。海尔智慧厨房场景则更看重用户的健康体验,当你站上体脂秤时,体重、BMI值、健康指数等数据就会同步到冰箱并生成定制化菜谱,合理均衡口味和营养。此外,智慧冰箱还可实现食材溯源、主动调温等智能服务,一站式满足厨房中的多种差异化需求。
转型生态后的海尔冰箱也带动传统硬件的销售猛增,从上文中的市场首位度可以看出海尔冰箱的行业领先性。同样,高品质的硬件也为海尔冰箱的场景生态提供了基础保障,两者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增长。
现在回过头看,当初选择最艰难的路,就是倒逼着海尔冰箱自己更关注用户,提高品质,赢得市场。因此,从创业至今,无论是最初的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冰箱,还是已被行业集体模仿的法式冰箱品类,海尔冰箱前进的每一步,都左右着整个行业,也左右着时代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