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进博会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将加强报道力度,并在东方卫视进博会全天大直播中首次使用5G全息展示系统,将展厅中的展品通过全息影像的形式,空降演播室,给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
四叶草5.2展馆内,这架三角钢琴正在自动演奏,与此同时,它的5G全息影像已经空降在了20公里外的SMG演播室中,主持人足不出户,就能与进博会现场的展品进行互动。
整套全息系统通过现场放置的相机、麦克风、扬声器采集等单元组成,形成的3D物体虚拟数据非常庞大,钢琴的纹路以及演奏时的按键都能清晰展现,这项黑科技正是依托于5G大带宽、低延时的特性。

据介绍,升级后的5G基站,实现了5G独立组网后可摆脱5G手机对于4G网络的依赖,大幅提升上行传输速率,进博会主场馆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较去年提升228%和200%。据现场实测,在进博会主场馆下载一部4个G左右的高清影片只需要约15秒。
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文旅行业中心副总监康嘉玮介绍:“全息影像的传输涉及到的带宽特别大,传统的4G网络可能不太行,现在依托于5G网络大带宽的特性就能保证到大的实时采集信息,能够传送到前方演播室,同时由于它是现场直播的实时画面,低延时的特性也是十分重要。”
除了运营商等通信企业的“秀肌肉”,其他工业企业也积极借助5G等科技智能手段转型升级。其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尖端技术将充分应用于保电工作实际,推动进博会电力保障朝更加智能化、云端化的方向发展。
在本届进博会上,国家电网将借助5G和融合指挥平台技术,现场保电团队工作人员只需手持移动设备,就可与后台指挥系统无缝联接,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个可移动的“指挥部”;运维人员头部佩戴的AR眼镜,能帮助实时查看设备运行工况,自动显示设备参数,并进行故障信息的上报;而针对防疫要求特别开发的智能手环,则可以定时检测作业人员的身体状态并形成健康轨迹报告。
已连续第三年参加进博会的高通公司,此次重点展示5G、AI、XR、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实践,同时重点展示包括毫米波、载波聚合、工业物联网、无界XR在内的5G前沿技术。
去年,很多观众首次通过SMG 5G全媒体直播,足不出户,就逛遍了进博会,直呼过瘾。今年,联通VR全景远程直播将全面升级,让整个场馆活动从搭建到举办360度展现到大家眼前,身临其境。同时,通过5G+全息技术实现“跨空间”场景展示,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与感受。
可以相信,这一新颖的全息展示方式,不仅产业界和媒体界感兴趣,广大民众也会感到惊喜,从更多元的角度去认识5G“黑科技”,不仅仅是网速快。去年的5G直播到今年的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随着5G技术成熟和规模商用,报道进博会的黑科技也在升级。通过进博会“预热”,5G将在经济社会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近几年来从技术创新、标准建设、牌照发放、走向商用,一直站在聚光灯下,其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特性逐渐为大众所认知。
对用户而言,5G目前的优点似乎就是网速够快,更有网友调侃称,换5G手机“主要是方便测速发朋友圈”。事实上并非如此,从进博会5G+全息展示系统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到,5G不仅自身是一门创新的技术,同时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可以与其它创新技术有效融合,推动其它创新技术走向规模应用。
全息成像并不是最新研发出的技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全息成像技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影像,需要比普通摄像处理100倍以上的信息量,对拍摄以及处理和传输平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最早的全息技术仅用于处理静态的照片。要实现高清影像的超低时延传输,全息成像等到了5G的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