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资讯 >> 正文
后疫情时代,数字健康网络构建健康城市新脉息
发表时间:2020年5月9日 15:57 来源:新科技 责任编 辑:麒麟

1.jpg

一场新冠疫情,似乎给这个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城市,原本熙攘的人群,交织的车流均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空旷而安静的街道和偶尔驶过的防疫工程车辆,人们唯有在黄昏后建筑中亮起的灯光中捕捉城市的一丝生机。

可是所有经历过这次疫情大考的城市和人们,无一例外的感受到了数字时代为城市治理提供的强大助力。从疫情前期打通了信息壁垒,支持公众做好自身防护的“确诊患者同程查询系统”“发热门诊分布地图”等平台;到疫情严控期,支撑城市居民闭户生活的订餐应用等电商平台,支撑企业继续远程办公的“云办公”软件;再到后疫情时代,为了支撑人员跨城市流动及复工、复产、复学的健康码,各城市之间实现健康信息互认,让社会秩序及经济运作重新回归正轨铺平了道路。

这一系列数字化的技术创新,为新时期的健康城市赋予了新的生机,一张数字健康网络正在现代城市钢筋水泥的骨架下蔓延生长开来,成了与城市休戚与共的新的脉息。

《人民日报》最近一篇评论员的文章提到:“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把健康嵌入城市整体规划,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方能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固屏障”。而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纳入城市治理各环节中关键一项,就是充分发展和利用数字健康网络等适宜技术。

以健康码为例,这一适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是防疫战场的一道有效的防线,也是“健康城市”数字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完美展现出利用数字科技手段支撑城市协同治理的优势,进一步彰显了“政府主导,企业协作,全社会参与体制”下巨大的社会公共效应。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载体,在不同的时代,总会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现如今,新发传染病已经一跃成为最大公共安全隐患,一座健康的城市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各地方政府如何施政,以实现新时期健康城市的建设,来应对新的危机?让我们先追本溯源,从健康城市的前世今生说起。

01

世界健康城市理念起源

从世界范围来看,“健康城市”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1906年,英国出台的《住宅和城市规划法》中首次提到通过改善城市卫生环境来预防疾病,以弥补工业革命和城镇化加速带来的负面影响,健康城市的种子开始萌芽。

19世纪80年代之前,“健康城市”一直未有明确的定义,现今主流的概念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即“健康城市应该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在WHO给出的标准下,加拿大多伦多率先响应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随后这股健康城市运动热潮逐渐扩散至全球多个国家。

1989年,中国也正式加入到这场国际性运动行列,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启动健康城市项目试点,沿袭了WHO的定义但赋予其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健康城市运动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充分发挥出体制优势,把卫生健康放在了城市发展的首位,从而提高建设成效和速度。

02

中国健康城市变迁史

中国现在的健康城市,前身基本都是“卫生城市”,相信很多人对于这个词并不陌生。卫生城市的创建由来已久,为健康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背后也与一项伟大的“爱国卫生运动”息息相关。

建国后不久,在政府统一号召下,全国兴起了“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地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者深入基层,结合实际,改善环境卫生面貌。在农村,重点解决“改水、改厕”两个难题,进行卫生科学知识宣传,控制传染病流行。

早期的爱国卫生运动,要求先把城乡卫生健康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改善群众生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搭建出“健康城市”最早的雏形。1990年,国务院批准对全国455个城市进行卫生大检查,最后共有155个城市被评为“卫生城市”,还有23个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

1994年,WHO官员在对中国进行考察后,认为中国完全有必要也有条件开展健康城市规划运动,于是北京、上海等地率先启动试点工作。2003年SARS爆发以后,各地深刻反思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漏洞,许多城市纷纷自觉自愿地开展健康城市的创建,中国健康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国务院在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健康融入万策”的发展思路后,全国爱卫办也公布首批38个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城市,引导卫生城市升级为健康城市。从偏重硬件转向软硬兼重,初步形成基于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的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18年3月,为客观地反映全国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全国爱卫办进一步研究制定《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在上述五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继续细化出20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涉及空气质量、水质、健身设施、健康养老等多个方面,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全民健康管理模式,发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等健康“细胞”工程。

在这套评价指标体系下,各地政府明确了发力方向,从时间维度看,2015年至2018年,中国“健康城市”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由26座增加到35座。不过,仍有很多城市处于“亚健康”。

回眸这几十年来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以及健康城市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到其中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具有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提升社会健康素养的深远意义。重要的是,中国始终按照科学原则,以先进医学观念为指引,执行深入基层,增进民生福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健康城市发展之路。

03

健康城市迈上数字台阶

经历这次新冠疫情的洗礼后,又不禁让人重新审视起城市空间,思考新一代的健康城市该怎样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像开头提及的那样,未来的健康城市将更加关注健康信息的互通互联,有效且精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形成一张强大的“数字健康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

实际上,在近几年“互联网+医疗健康”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个别地区已经开始探索更高层次的“数字健康城市”建设,上海、福建厦门、河北邢台等率先推出新型城市健康管理体系,打造新时代的样板。

东方明珠上海,在全市已经建成80多个智慧健康小屋,渗入到城市治理网络,提供健康检测、 ﻪ评估、干预三位一体的服务。智慧健康小屋通过“上海健康云”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让“智慧”与“健康”融合,缩短了家庭医生与居民的物理距离。在浦东金桥社区的智慧健康小屋里,居民可以在线预约家庭医生和体征指标检测,与医生远程沟通,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厦门市于2014年筹建区域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并以居民和家庭健康管理为核心,采用“1+1+N”健康共管模式,开发了手机App“厦门i健康”。该体系现已基本搭建完成,可以实现在线完成家庭医生签约、随访、咨询,还提供慢性病病人长处方的续方,医保卡远程支付以及药品第三方配送到家等服务,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智慧医疗取得的成果。

2.jpg

最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省邢台市,2019年底与健康科技公司妙健康敲定了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健康邢台2030”城市规划项目落地。双方将搭建一个四级数字健康管理体系,设置1个数字健康管理城市总部,分管3个数字健管区域中心,再辖28个社区服务中心,铺设200个卫生服务站,由点到面,覆盖城、乡、镇、村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助力区域内健康人口的生成,降低患病率,减轻医保负担。

按照规划目标,“数字健康邢台2030”将彻底把预防关口前移,为当地引进国际前沿的生活方式医学理念,由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的权威医学专家指导,完善区域健康服务配套功能。结合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融合大数据运营管理,建设成健康产业国际化综合体标杆。

项目完后,当地居民进入数字健康管理社区中心,可以体验到专业医学筛查和健康评估,持续监测健康数据,定制化的健康干预方案,改善自身健康状况。离场后,在线上可通过健康管理云平台和“AI健康管理师”等技术支持,智能追踪保证干预效果,实现全天候、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对发病和重症患者,数据监测平台会实施健康预警、主动关怀和及时救治,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此外,在慢病管理建设方面,“数字健康邢台2030”将借助不同维度健康数据汇集及医疗大脑分析能力,打造千人千面的健康保险方案,让带病人群享受慢病管理+风险保障+就医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在这样的数字化健康网络下,针对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政府可以快速划分人群动态预警,整体监控区域人口健康数据,利用AI算法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还能借助智能检测设备和远程在线诊疗,降低医患交叉感染风险,帮助居民保持身心健康。

作为全国多个“数字健康城市”的承建方及运营方,妙健康已经在人工智能、健康大数据领域深耕多年,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逐渐形成“健、医、药、保”健康产业链闭环。这不仅能帮助地方政府达成健康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还能借助特有的四级数字健康管理体系,开创了一个“健康网络平台”,加速医疗健康服务下沉,实现区域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做出了示范。

04

新时代“共建共享”大健康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体健康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70年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足40岁,而在2019年参评的314个健康城市中,人均预期寿命中位数达到79.15岁。5年前,互联网医疗才刚刚起步,2018年,已有22个省份建立省级远程医疗平台,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所有地级市和1800多个县……越来越多的城市与村镇,正在加入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中。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健康中国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健康中国2030”行动新十年的开局之年。在“十三五”健康中国规划中,针对“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划就专门提出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城市建设”。新冠疫情无疑再次坚定了“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目标,公共卫生服务地位进一步提升,“健康城市”信息化建设有望全面提速。

3.jpg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政府都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建设健康城市,相信会有更多像妙健康这样有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健康科技企业参与进来,成为“健康中国2030”的重要驱动力,引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化变革,让城市健康服务网络更加便利、高效、智能。

每一次社会发展遭遇的剧烈冲击,都会为未来孕育变革的力量。后疫情时代,各地政府应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集聚健康科技企业的创新力量,支持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大健康产业升级。政府企业携手并进,向着下一阶段健康城市的蜕变进化,为应对下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来袭做好准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未来十年,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将加速在医疗健康领域落地应用,全面提升城市健康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一座座数字健康城市,一个个数字健康村镇,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信数字健康网络会触及城镇的每一个枝节,让“健康中国”的梦想走进现实。


高层访谈
雷军:推进“5G+AIoT”超级互联网
小米提出“手机+AIoT”的双引擎战略,目前已证明成效显著。截至到今年6月30日,小米依然是全球..
杨元庆:联想已成立疫情防控小组 并且做好了打大仗的准备
宏观上说,我们是为国家和全人类而战。过去三四十年来,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的工厂,为全球各地..
观点态度
5G毫米波网速优势显现,少了高速路的5G不完整
随着5G网络目前在全球各地的开通,5G毫米波在峰值速率上已经展现出了巨大优势。同时,工信部在..
手机厂商这半年:互怼变日常,多品牌成突围关键
2019年的手机行业,可以说是非常热闹的,仅仅上半年,“华米OV”的隔空互怼便开始频繁上演。
移动互联
手机
智能设备
汽车科技
通信
IT
家电
办公打印
企业
滚动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8031908号-1
Copyright © 2020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