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1年十大战略科技趋势》,再次强调了RPA的重要性。公开资料显示,Gartner已连续三年在其报告中重点强调这一技术工具。
而在市场上,RPA早已经成为众多想要成功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机构眼中的“香饽饽”。它飞速发展的速度也让众多投资机构咂舌。
RPA将为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怎样技术型的颠覆?它能否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下一个风口?2021 年4月16日,首届 RPA 创新产业峰会将在北京开启,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权威机构邀请,得助智能科技事业群高级总监周长安将在会上发表《以 RPA 为核心的数字人对金融行业的价值》的主题演讲,分享 AI+RPA 应用实践经验。
01.
RPA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国有六大行均已完成部分项目RPA落地应用
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全称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通过软件模拟人类在PC/移动端上的操作,按固定规则自动地执行流程任务。
RPA其实早有来头,尤其在金融行业的大量应用,已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手。
自2018年开始RPA应用进入中国市场,2018-2019两年间,中行、苏州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等分别开始在财务、报销、报表等场景中应用RPA,加速场景落地。
2020年,RPA+AI模式成为RPA产品常态,中国农行、华夏银行等更多的国内银行纷纷开始布局RPA在金融行业更多的场景应用。
据了解,国有六大行在2019年均已完成了部分项目RPA落地应用,大型商业银行也已经选取对应的场景进行RPA应用落地。
02.
为什么金融领域RPA需求旺盛
成为RPA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
在国内,金融是目前RPA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主要原因有:
第一,在金融行业的日常工作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性操作,耗费了不少的时间与人力成本。第二,金融行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业务系统数量众多,且各系统相对独立,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因而跨系统操作自动化及信息共享需求迫切。
以银行为例,一个银行抵押贷款审批处的职员,每天需要收集申请贷款的客户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归档,进行信用检查和背景检查,全方位了解客户的还款能力,作出信贷审批决策。鉴于每一位客户的信息量是纷繁多样的,通常在传统的信贷业务实践中,银行完成抵押贷款的审批需要15-30个工作日,对于急需要用钱的客户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RPA机器人,可以依照事先部署好的规则来自动读取信息、确定重要信息、抓取重要信息、按要求附上所需要信息,并将所有信息自动归档、整理成报告上传。银行员工只需要每天花1分钟的时间在电脑前动动手指,将工作指令发送给RPA机器人,机器人按照接收到的指令,在电脑里自动完成上述所有的操作,并将工作结果以直观的报告形式展现给银行员工。
过去几年,成熟的业务平台以及Saa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然而并没有能够推动自动化的发展,为了协调和转录数据以及处理各种交易,员工必须每天往返于多个系统之间、执行重复枯燥的手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而AI与RPA结合打造的数字员工能够适应更广阔的业务场景,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借助RPA应用可达到跨系统流程整合、优化和数据共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