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广东中山南头镇春潮涌动。一场以“溯源智造,绿动未来”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活动,让TCL空调中山总部基地新大楼成为行业焦点。这家年销超2000万套、产品覆盖160余国的“隐形冠军”,首次向外界系统性揭开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与战略布局的面纱。从精密的生产线到AI赋能的实验室,从政企协同的“工改”样本到剑指行业前三的700亿蓝图,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工厂参观,更是一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观察。
活动开始,中山市南头镇党委委员肖彦余的致辞,为这场工业探访注入了区域经济学的注解。25.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0亿元家电产值、438亿元出口额的背后,是南头镇“制造业立镇”的硬核逻辑。而扎根于此26年的TCL空调,无疑是这一逻辑的最佳实践者:2024年产销突破2000万套,全球11大生产基地、3800万套年产能,以及产值200亿、税收增长9倍的亮眼数据,勾勒出一家龙头企业与地方经济“共生式发展”的典范。
“TCL空调的智能制造产线,正在成为中山‘工业上楼’战略的标杆。”肖彦余提到的“工改”工程,恰是政企协同的关键切口。通过土地集约化利用、税收政策倾斜,地方政府为企业腾挪出转型升级空间;而TCL空调则以每8秒下线一台空调的智造效率,反哺区域经济增长。这种双向奔赴,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业从“规模红利”转向“效率红利”的微观缩影。
在TCL空调制造中心总经理周凌的引导下,媒体团踏入中山智能生产基地。这座工厂的“硬核”程度远超想象:570家顶级供应商严选零部件、4151项检测标准构筑的品质防线,甚至用437套设备模拟十年极端使用环境——遥控器需经历10万次按键测试,零部件在模拟暴雪、雷击的实验室中“千锤百炼”。而数字化质控体系更令人惊叹:每台空调历经11道工序、146项自动化检测,独立条码实现全流程追溯,任何瑕疵都能秒级定位责任环节。
“我们不把消费者当实验品。”周凌指着一台正在扫码的机械臂强调。这句话背后,是TCL空调从用户需求到满意度的全链条质量管理体系。在AI视觉检测、智能排产系统的加持下,工厂人均效率较7年前提升100%,单线产能突破历史峰值。这种将“可靠性”刻入基因的制造哲学,或许解释了为何TCL空调能在海外市场连续五年增长超30%,成为160国消费者的共同选择。
作为整场活动的灵魂人物,TCL实业高级副总裁、空调事业部总经理陈绍林的分享,将话题从制造现场拉升到战略云端。这位掌舵者抛出一组极具张力的数据:2024年营收300亿,2028年目标700亿,剑指行业前三。支撑这一野心的,是一套被其称为“决胜模型”的战略框架。
“传统空调只是温湿度调节器,而新一代空调必须是空气质量管家。”陈绍林以“三代划分论”重构行业认知:从定频空调解决冷暖,到变频空调追求节能舒适,再到智慧健康空调实现空气质量管理。TCL的破局点在于三大AI核心技术——全球首创毫米波雷达感知技术,通过监测人体睡眠动态调节温度,深睡时长提升25%;自研伏羲大模型支持百万级指令识别,解放用户双手;智省电2.0技术突破能效天花板,较传统一级能效再节能40%。这些技术创新并非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小蓝翼系列空调的五年五次迭代,从单品到全屋空气生态的进化,印证了TCL对消费趋势的精准捕捉。而与中国家电研究院联合发布的「SHE智慧健康绿色评价标准」,更显露出其定义行业赛道的野心。
面对国家“双碳”战略,陈绍林展现出敏锐的产业洞察:“热泵替代传统供暖的市场空间超万亿,数据中心温控需求随AI算力爆发增长,这些都将成为新增长极。”TCL空调的布局已悄然展开:光储泵一体化家庭能源解决方案、储能热管理技术研发,以及子公司万颗子在变频控制器、逆变器等上游领域的深耕,构建起“制造+能源”的双轮驱动。
“以前靠机会赚的钱,未来要凭本事亏出去。”陈绍林引用这句流行语,道出TCL空调的战略定力。2018-2020年专注质量对标头部品牌,2021年后发力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这种“先练内功再图扩张”的逻辑,在浮躁的制造业中显得尤为稀缺。其推崇的“四美工厂”(精品环境、管理思想、工序平衡、员工素养)与“四化体系”(职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益化),恰是中国制造从“人口红利”转向“技术红利”的生动注脚。
站在媒体开放日的观察视角,TCL空调的崛起轨迹,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三重启示:当同行仍在价格战中厮杀时,TCL空调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径:用570家顶级供应商、4151项检测标准、437套极端测试设备构筑品质护城河。这种近乎偏执的“质量内卷”,实则是全球化竞争中建立用户信任的核心策略。从“四美工厂”建设到AI技术研发,TCL空调的每一步都踩在行业转型的节点上。陈绍林强调的“积累、聚焦、破局”,与日本制造业推崇的“工匠精神”异曲同工——在快变量与慢变量的平衡中,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节奏。南头镇政府与TCL空调的互动,重构了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角色。从政策供给者到创新生态共建者,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或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样本。
当然,挑战始终存在。如何打破消费者对传统品牌的认知固化?如何在700亿目标与利润率间取得平衡?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TCL空调能否真正从“隐形冠军”蜕变为全球领军者。
参观结束时,媒体团在工厂展厅看到一句话:“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集团”。这或许正是TCL空调野心的最佳诠释——不再满足于“量大价优”的旧标签,而是以智能制造重塑产业逻辑,用绿色科技重构能源未来。在空调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TCL空调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理:产业升级没有终南捷径,但总有先行者能用技术革命的魄力、长期主义的坚守,在红海中开辟新蓝海。当AI睡眠技术守护千万家庭深度睡眠,当光储泵解决方案点亮乡村低碳未来,这家企业的探索,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业从“追赶者”到“定义者”转型的鲜活注脚。此刻,中山南头镇的春风,正携着智能制造的气息,吹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