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虹因工作与柳传志结识。他们一位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一位是秘书长,这篇文章是程虹出差途中所写,写了一位女性眼中承担着社会组织角色的柳传志,跟联想掌门人和商业领袖的角度稍有不同。
(柳传志和程虹,2012年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互访上的合影)
文|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 程虹
这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第四次国际访问,我在飞往新加坡的航班上,俱乐部理事们今天会从四面八方落地新加坡,我们访问的第一站是总理府,李显龙总理在那里等候大家。
这样的旅行我们每年至少一次,一起飞过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欧盟。不过今年有点不一样,机舱里柳传志没在,他是第一次缺席国际访问,此刻的他刚刚结束了一次互联网媒体五个小时的座谈会之后正在三亚休养,因为一次微创的治疗他放弃了这次长途旅行。
不过启程的前一天柳总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微信群了发消息:我们的国际访问组织得越来越好了,祝由马(蔚华)行长率团的访问圆满成功。
柳总的周全就是这样,处处都是“人为重,事为先”。媒体习惯称呼柳传志为“老柳”,显得庄重;企业家们习惯称呼他为“柳总”,透出尊敬。
四年前,柳传志被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众理事选举为理事长,是真的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从那以后,我有幸跟随柳总一起工作,亲历柳总的认真和承担,认识了一位严谨、正直,严肃又亲和的柳传志,跟媒体和外界报道的形象并无二至。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受:你曾经远远的仰望一个人,媒体上,舞台上随处是他的消息和形象,等有一天你开始非常近距离的跟这个人共事、共处,你的感觉是他跟你心里的那个想象越来越像,没有丝毫走样儿。后来看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有句台词很戳心:“世上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电影里讲的是爱情,一代武侠成为一代宗师,毕生只做了一件事儿:有里儿有面儿。
柳总的表里如一,是他严谨的风范和自律的心,是他坦诚的态度和宽厚的胸怀,是他待人极宽,待事极严的领袖魅力。听柳总讲领导力,会牢牢记住一句话:以身作则是领导力的唯一法则。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聚集着46位行业翘楚,每一位都是创业英雄,每一位都独具领袖特质并深谙管理哲学。柳总做俱乐部理事长,“立规矩”是他的头件工作。俱乐部每年有很多重要活动,这些活动常常会被外界看成代表着中国创业企业家的群体精神气质。在俱乐部的活动中,“迟到”是件容忍度很低的事。2011年出访美国的时候,有三十多位企业家同乘一辆大巴车,每天数场活动几次转场,对时间的要求近乎苛刻。柳总在抵美的第一天就组织大家就时间管理达成一致:每天以大巴车的集合时间为准,每迟到一分钟“乐捐”一百美金,每天一千美金为上限。记得美国罚到的乐捐款有六千多美金,这其中包括了酒店“叫早”的失误、取领带、取护照,找行李等各种有惊无险的意外,但结果是俱乐部的大巴车从未迟到过。有一天,柳总在酒店接受媒体采访,准时走出酒店大门的时候发现原来停在酒店大门口的大巴车因故移到了几百米开外的辅路上,柳总见状抬腿就跑,他伴随着一车子调侃的掌声准时登上了车子,然后跟大家说:“不是不想交罚款,是不想丢这个人啊。”
(2014中国绿公司年会“柳王对话”前在嘉宾室合影)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立八年多,我目睹企业家们一日千里地进步和纵横千里的征战,知道他们最宝贵最无奈的东西是时间。不过记忆中,跟柳总的预约都是百分百的兑现,只要柳总答应的事情,我从来不用担心会有任何的变动,一切皆有计划,一切皆按计划。
不过计划偶尔也会有变。我们去美国白宫访问,跟美国副国务卿霍马茨会谈,通常白宫办公室会在事前跟秘书处有详细地对接,具体到进入白宫和会谈的所有细节流程。不过那个下午,我们在白宫会议室就座,副国务卿先生走进来坐定,柳总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国务卿先生,非常感谢您今天的时间,不过恰恰因为时间宝贵,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会议的形式,请您直接给我们提问题,我们也直接给您提问题。我们互相各提三个问题怎么样?霍马茨先生脸上顿时露出惊喜活泼的笑容,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主意了!会议就这样开始了,在意想不到的轻松氛围中,务实高效地结束了。
我经常会觉得柳总身上有着将军般的果敢和严格,也有着艺术家一样的情怀和浪漫。也许,在殊途同归的高处,从来都是生命美学的久别重逢。
在道农会上,柳总扮演过诗人泰戈尔,扮演过列车长和飞机机长,铿锵有力地激励着跟他一样奔日子的人们;在联想大家庭的年会上,柳总亲自担任晚会主题视频片的旁白播音,“口播”联想产业报国的使命宣言;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上,柳传志对话王石,畅谈他们创业三十年的半生经历,感叹的都是家国命运的大悲大欢。这些时候的我,是一个坐在角落里的听者,从未有一部电影的对白可以如此大气滂沱,抑扬顿挫。后来了解到柳总少年时就接受过舞台剧的专业训练,台词功夫早已过关,可是等等,那些道白里的文字,那字里行间的情感,岂是专业训练可以教授的清楚?
(2013年“道农会”上的合影,列车长与列车员)
70岁的柳传志,创业30年。2014,是柳总生命累计叠加的一百年,这是个关于一百的长度、宽度和时间的三维空间,柳总创造了第一代中国企业家的赫赫战功,联想系每年正创造着接近三千亿的销售业绩;柳总的经营理念和方法被众多企业家和非企业家学习临摹;柳总的团队早已以山脉的姿态赫然林立;柳总的形象已经被媒体和公众进行过无数次三百六十度的审视,大家依然会在私下谈及柳总的时候尊敬又亲密的称他为“老柳”。
(2013年柳传志看望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工作团队)
柳总本来还可以创造更多。比如,更多属于他的荣耀,更多属于他的财富,更多属于他的传说。我亲历过无数次众人对柳总的赞美,柳总都会让人家停下来:“是人都会犯错误,请大家给我留点犯错误的机会。”我去过柳总的家,是我去过所有企业家的家里最不能算得上宽敞的一处。跑步机就放在客厅,柳总不在意,柳总在意的是他的运动是不是每天都能坚持,每天都在愉快地进行。如同柳总在意的是他关心的人是不是每天都在对的事里愉快的工作。
在俱乐部里面,大家跟我谈及柳总通常都是极简短的。王健林说:柳总最正派;马云说,柳总奠定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精神基石;俞敏洪说:柳总是我们每个人都佩服和尊敬的人;朱新礼说:柳总是老大哥;郭广昌说:在俱乐部,我可以不同意柳总的某个说法,却会完全执行柳总的决定……
我的工作让我了解到许多伟大的梦想和深沉的情感,在众多精神能量聚集的平台上,我越来越关心一个细节问题: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日复一日将梦想变成现实,就象《一代宗师》电影里的“有里儿有面儿”?
曾经以为最值得敬畏的是时间。后来发现,时间值得敬畏,是因为时间里的故事和情感,当我把时间回放到1984年,那一年柳总是中科院的一名科学工作者,不过他在那一年决定转身,决定带着十几个人做一件事:将那些拿了奖、费了心力的计算机研究成果,从书柜上、文件夹里取出来,做成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计算机设备,让更多人受益。那个时候离92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人们还没有市场和商品的概念,我不知道中科院那间小平房里发生了哪些具体的事情,不过我们可以在今天这样描述1984年:
1984年,
一心渴望出国深造的杨元庆不会想到,
20年后的他,
会有机会收购IBM PC;
30年后,
他会成为全球PC之王的掌门人,再次收购摩托罗拉
1984年
顶着鹅毛大雪,
攥着两毛钱饭票
跑向学校食堂的郭为
不会想到
30年后的他,
领导着年营业额超过700亿港币,
中国最大的IT服务公司,
1984年
正在攻读研究生的朱立南
不会想到,
30年后的他,
会成为联想系母公司联想控股的总裁,
同时,
领导着君联资本坐在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前排;
1984年,
赵令欢还是江苏无线电厂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
每个月挣着几十块钱的他
也许不会想到,
日后他会成为中国著名的股权投资家,
管理基金规模达460亿元。
1984年,
黄土高坡上的农村孩子陈绍鹏,
做梦也没有想到,
若干年后,
他会成为LENOVO全球新兴市场155个国家的领头人,
之后他更会毅然决然,从零开始
投身现代农业。
1984年,
在中关村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平房里,
一群普通的科研人员,更没有想到,
30年后,
他们会去环游世界,畅享晚年,
成为中国最幸福的一群老人。
2014年,
那个把所有这些“没想到”变为现实的人,
正致力于把联想打造成-
一家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的公司,
正决心
把联想办成一间
“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这是柳传志过去三十年走过的路,联想人用不长的文字就能写完。84年,我还是一个读着莎士比亚的少年,“To be or not to be”是个挂在嘴边却根本没有能力求解的纯哲学问题。今天,柳总给我的指导是:任何一个人和一件事,不经历大的利益和长的时间地考验,都是不好下结论的。大的利益和长的时间,再加上价值观里精神的深度和胸怀的宽度,就是我对柳总的敬畏了。
(2012年柳传志率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访问英国)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我小时候对“柳”的印象,喜欢到可以背出婉约派的大部分诗词。直到有幸认识柳总,有幸向柳总汇报工作,有幸跟随柳总出席许多让中国人备感荣耀的活动,我对“柳”的感知越来越有不同,每每听到周围有朋友称呼一声“老柳”,“柳”的气质便再也跟婉约柔弱无缘。看那些低垂的老柳,柳条可以柔软谦和俯首到地面,但树干却是筋骨清晰到可以看得见精神的挺立和姿态的刚正。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柳,可传神,亦可传志。
(2014年12月写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国际访问航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