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虚拟信用卡“被暂停” 支付创新仍被期待
发表时间:2014年3月19日 11:41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3月14日,央行通知称,为了加强风险管控,央行发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和条码(二维码)支付等支付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表示,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据记者了解,虚拟信用卡有别于传统信用卡的业务模式,客户在互联网场平台可享受“即申请、即发卡、即支付”的金融服务。

此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均对外宣布,将联合中信银行推出网络信用卡,支付宝信用卡的基准信用额度为200元,微信虚拟信用卡的额度则分为50元、200元、1000~5000元三档,用户还可享受50天的免息期。并由中信银行负责包括信用卡授信及额度调整、支付结算、账单生成及寄送等工作。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黄震说,虚拟信用卡的优势在于无论申请卡还是批卡都方便快捷,打破了原有银行发卡渠道和审批的限制,但这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虚拟信用卡可实现无卡对接、扫码支付,这些技术消费者用起来是很方便,但是被犯罪分子破解复制、盗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一旦发生权益侵害,如何保留证据、维权,现在都没有明确的界定。”黄震说。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孟洛明也认为,监管机构要求申办信用卡必须遵循“三亲”原则:即在信贷或信用卡审批环节,对申请人进行亲访、亲签、亲核。尽管相关互联网公司与中信银行酝酿的虚拟信用卡已经采取包括调低信用卡额度、引入保险公司等方式提高安全保障等级,但这并不能解除监管层对潜在风险的担忧。

事实上,即使银行对于信用卡审批如此严格,信用卡的坏账率依然持续攀高,每年央行公布的信用卡逾期率都不乐观。



周金黄坦言,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的技术、新的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一些方面依据目前的规则并未涵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央行需要对此有进一步研究。“因此,目前的情况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周金黄说。

在外界看来,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步伐似乎总是超前于金融监管。中国社科院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说,互联网金融是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创新和完善传统金融体系的功能,急需尽快从监管层面制定更加合理的市场游戏规则,实现风险与效率的有效权衡。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暂停消息传出后,有市场机构评论称,这一叫停令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损害了相关机构的利益。

事实上,在美国等国家,信用卡并不一定都由银行来发,其他相关机构也可以发信用卡。对此,郭田勇认为,信用卡本身就是一个存在风险的业务,即使商业银行进行管理,信用卡也可能被盗用或恶意透支。

因此无论网上还是网下的信用卡业务,准确核定和量化其风险都是最重要的。他同时强调,监管机构要本着鼓励竞争与创新的原则对待金融创新,“防止将监管手段变成一种保护既得利益者、保护落后生产力的工具。”

银率网分析师华明认为,暂时叫停对于虚拟信用卡乃至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并非坏事,虚拟信用卡依然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是还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互联网金融安全监管必须跟上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建议有关企业尽快向监管层提交虚拟信用卡及其产品的安全检测和风险防范的报告,做到防患于未然,构筑安全‘防火墙’。”黄震说。

[1]  [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4006744号】
Copyright © 2014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