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方面,小米从一开始就不是以销售硬件为愿景,而是要打造以MIUI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到目前为止,小米的生态系统包括了应用/游戏分发渠道、在线视频/音乐、在线阅读、个人云服务等各方面。
互联网服务往往需要海量的用户支撑,小米手机的早期的发展为这些服务的建立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真的要大成,这些服务必须从小米的硬件中走出去,去拓展更加海量的市场。
拿开头故事中提到的“小米桌面”来说,该产品在推出一年后,已经做到了200万的活跃用户,其成长比MIUI_ROM要高的多。此时强化小米桌面模式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选择,不过此时,它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桌面了,它将带着小米的服务和内容一起登陆到用户的手机中。
小米系统不仅仅把MIUI的体验带到其他手机上,还可以通过底层应用和服务,把用户的数据劫持至小米打造的生态系统之上。可以安装在任何安卓手机上的小米系统,其想象空间比做软硬件一体化的小米手机更大。
如果说小米手机是小米帝国的航空母舰的话,小米系统可能就是小米杀人敌人内部的三角洲部队,出其不意闯入取其首级还没有大面积留血冲突。
“国中之国”的风险
虽然小米手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无论如何小米手机的成功都和安卓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无论小米对安卓做了多大的优化,其核心都还是安卓系统。小米只是在安卓之上建立了其自己的“国中之国”。虽然安卓是一个开源开发的系统,但是在安卓之上,参与各方一直进行着各种博弈。
对于谷歌来说,统一安卓的体验并保持自己对安卓的绝对控制是其核心利益所在。虽然也有亚马逊、小米这样的企业,利用安卓构建着自己的整套的系统,但这样的应用得不到谷歌任何的支持和保障,谷歌也不会在新版本更新的时候把这些企业的需求纳入到考虑中。
这是小米的一个长期风险,这对现阶段的小米来说这种风险还无需做太多考虑。不过,一旦小米桌面装进了其他终端厂商的机器并接管一切——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国中之国“的时候,估计终端厂商们也不会对小米客气了。
对于终端厂商来说,其自带的服务直接关系到其利益,如果悉数被小米的服务替代,很有可能会引起终端厂商的抵抗。
目前,各个终端厂商都在加大自有生态系统的投入。各个厂商在应用商店及云服务方面的投入都不菲。联想就曾经向钛媒体透露,其系统开发人员比谷歌的安卓团队还大。在如此高的投入情况下,终端厂商当然不愿意其软件服务被第三方关闭或替换。
就在去年,360曾推出卸载厂商预装应用功能。而就在该功能推出的同一天,360遭遇各方的合力围剿,被各大终端厂商的应用商店“联合”下架。故事的结局,在360做出了一定的妥协之后,才逐渐在各大终端商店里恢复了下载。
而小米系统的做法虽然没有”卸载“官方应用,但其对系统的深度接管,客观造成了对官方预装软件的替代,不知道该系统推出的时候会不会遭到终端厂商的抵制。
不看广告看疗效
当然,以上的一切都只是基于现在所获得信息的推测,至于小米系统到底能有多少的能量还需要看上市之后表现。
小米作为一个新兴力量快速崛起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其不同以往的开发模式,其核心是便是”试错“。这其实便是《精益创业》中所倡导的开发模式。在一款产品真正投入市场之前,此前所有关于用户需求不管对不对都只能被称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