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人讨论了很久但从来没有标准形态的概念。现在,电视厂商们正在尽量让消费者相信,“多屏互动”是一个让智能电视变得更加平易近人的卖点,不外乎就是用手机当遥控器,用手机推送照片视频等...
【慧聪广电网】一个被人讨论了很久但从来没有标准形态的概念。现在,电视厂商们正在尽量让消费者相信,“多屏互动”是一个让智能电视变得更加平易近人的卖点,不外乎就是用手机当遥控器,用手机推送照片视频等功能。
这是一些好现象,但如果寄希望于智能电视可以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争抢时间,把年轻人拉回客厅,光靠这些小花招很显然是不够的。厂商们必须明确电视在“多屏”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互动”这一环节。
与PC、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他终端相比,智能电视的最大差异点是使用场景,不是在沙发上就是在床上,典型的“后仰式”场景,因此决定了用户使用电视的最典型特征就是“懒”(所以给电视配鼠标键盘那是纯扯淡),产品设计的原则就是“往死里简单”。
这两个原则最后会落实到用户层面的两个点:1、操控;2、内容。目前来看,大多数智能电视厂商力推的多屏互动,包括利用手机来操控和推送内容,本质上解决的是第一个点。
但远期看,多屏互动对智能电视的最大加成,肯定是在第二点“内容”层面。按照“懒”和“往死里简单”的原则,那些往电视里塞几百个频道几万个视频,然后声称自己“内容全,优势明显”的做法,就是往坑里钻——没人愿意点了几十下按钮后才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个性化推荐、“所见即所得”才是智能电视应该去进化的方向,也是“多屏互动”可以去化解的痛点。
要做到靠谱的个性化推荐,就需要足够的数据积累,如果单纯依靠电视上的浏览或观看记录来做推荐是一种非常粗糙的做法,样本量和精确度远远不够。因此,这就需要多个屏幕协作来完成这样的前期积淀。
目前,这个方向上的布局能看到2种:硬件+操作系统的垂直整合,典型代表是苹果和小米,所有的一套东西从底层硬件到表层应用自己全做了,一体化体验,数据采集几乎没有死角,质量有保证,汇流到电视端后就能提供精准的内容推送,缺点是用户端门槛有点高——你得让用户买的手机、平板、PC和电视都是你的牌子,才能确保数据积累层面的万无一失,这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实现难度很大——即使苹果在舆论端声势浩大,但跟庞大的Android军团比保有量还是不现实的。
第二种多屏布局则是落在应用层,没有了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束缚,走开放路线,优点是用户门槛会低很多——一个用户在所有设备上装浏览器的概率,肯定远超过同时买下“苹果四件套或小米三件套”的概率,这意味着横向的铺量会比第一种方式更容易进行,也就是获得更多的样本。
用浏览器而不是纯视频App跨屏的好处,近景看是内容更全(全网搜索+快播等播放解决方案支持),远景看还是为了数据的质量,即个性化推荐的深度和准确度。因为不管你使用什么样的终端,单一的视频观看和点击记录仍然是粗放式的数据搜集,对于还原用户的个性来说仍然远远不够准确。而浏览器这样开放度极高的应用,理论上可以在上面承载所有的服务和功能,因此用户的行为轨迹和产生的数据类型更加多样化,机器阅读分析的精确度也就能相应提升。
例如某段时期内,你在手机浏览器上看了一本西方魔幻小说,在PC浏览器上玩了网页版DOTA,又在平板浏览器上买了一件魔兽世界主题T恤,所有这些信息流通过账号汇聚到电视浏览器,然后它就明白该优先向你推荐《指环王》、《龙骑士》等西方魔幻主题的电影视频。
总结起来就是,未来多屏互动的意义不在于操控,而在于数据内容层面;电视屏在其中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主要扮演一个下游的个性化输出角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则集中在上游终端(手机、平板、PC)和云端。
浏览器会是现阶段多屏互动的理想承载体,对用户来说既有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广度),又能凭借产品特性获取足够丰富的样本数据(深度)。国内的手机浏览器厂商UC和海豚最近都推出了TV浏览器,加上此前的平板浏览器和酝酿中的PC浏览器,已经针对多屏开始布局。国外代表则是Chrome、火狐和Opera。Google可能原本想用Android完成这一步,但因为给了终端厂商过高的定制权限导致在数据采集端受阻,只有“多屏”没有“互动”,跨屏的战略重点调整为Chrome浏览器后就能避免这样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