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评论】2014年3月20日,曙光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新一代全自主研发的八路服务器——I980-G10、曙光I840-G25,以及刀片计算机节点CB80-G20,为用户关键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此外,曙光在发布会上还分享了U2L(Unix to Linux)解决方案与实用案例,展示了服务器新品在数据库搭建、数据智能分析等方面所拥有的广阔前景。在会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曙光公司副总裁沙超群,听听他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与曙光的未来展望。

作为高端服务器,曙光本次发布的产品直接与小型机产生了竞争。结合当下IBM所热炒的Power Linux平台,曙光对此有怎样的看法,相比小型机来说又有怎样的优势呢?对此,沙超群表示——曙光的8路系统面向三个市场。第一个市场就是曙光传统的HPC市场,以前HPC大量的精确计算和DIC分析都需要大内存的方案,我们被迫去买一些SDI这样设备。而今天曙光的8路系统就可以支持8T、12T这样的内存。这就是曙光传统的市场,做HPC,做超算这种大内存的,需要的这种并行度是不能通过的,像分布式class这样来做,它希望在单一机种上来做,这样的一个市场是曙光的强项。
另外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开始有大量的市场,包括云计算里面的私有云的市场,也有虚拟化、传统的数据库、ERPCM这样的市场。第三块市场就是U to L或者叫Risk to I的市场。
在英特尔发布了至强E7 v2平台之后,各个厂商也推出了自家基于4路和8路的新产品。而向戴尔这样销量第一的厂商也不太愿意接触8路这个市场。那么从曙光来讲,在8路市场的角度,曙光又有什么特性或者说优势呢?

针对这个问题,沙超群介绍说:各家的套路是不一样的,有些面向中小企业、中小客户、中小的互联网市场,有些则是面向高端的市场。而随着国产化的大趋势,曙光特色的领域就是政府、军工、科研、教育这些方面,都属于国家控制能力比较强的方面。就曙光而言,曙光本身是做高端,我们有信心,我们在HPC、私有云、大数据、U to L这些方面有解决方案,也是我们的强项。当然我们希望还要去推高端的产品。
谈到8路市场的规划时,沙超群进一步表示——HPC的这个我们就直接拿这样的8路来做。一般的HPC是有两种主要的节点。HPC主要做三件事,分别是计算、网络、存储。至于计算我们传统有两种计算节点,一种叫正常的计算节点,另外一种叫胖节点。这个胖节点上,曙光是国内第一个做8路的,也就是在2003年我们就开始自己做8路服务器,我们在上海、在深圳的超算项目,都大量采用了胖节点。对于大内存的这种服务还是很多的,像刚才说的基因、生物、化学等等,相当一部分的高性能计算是需要大内存的节点,所以在HPC领域,包括曙光新一代的设备里面,下一代的超级计算里面,我们可能也会用比较多这种8路的产品。
从产品整体的定位和应用领域来自,曙光与其他国产服务器厂商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在整体的宣传思路基本上也是一样的。那么相比之下,曙光的竞争优势是在什么地方呢?
沙超群解释说——曙光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竞争对手,以渠道为王的厂商和做分销很厉害的厂商,他们跟我们的交叉点不多。像其他国产厂商,我们很多时候的定位是非常像的。它面向的市场,比如说最终是在云计算的数据中心,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大数据,其实曙光很多时候也面向这块的市场。所以市场有融合是难免的,而且是一定的。比如说在HPC里面,曙光的市场是跟IBM的重合,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领域,曙光是跟华为是有重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