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商灏 北京报道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的近日赴美上市宣示,各界广泛关注。
眼见愈来愈多代表未来的中国公司在美上市,助美指屡创新高,许多人开始反思国内资本市场之痼疾。变革呼声正不断增强。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说,目前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正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唯一的朝阳行业可能就是互联网行业。但很遗憾,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依然都是到美国或中国香港去上市。这对中国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中国的消费者用自己的消费,创造了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集团这样的商业奇迹,但却没有机会成为其股东,分享其成长性,这其实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三地市场:存在本质区别
《华夏时报》:放眼全球市场,能够被阿里巴巴集团所选中的上市地,是否除了港交所,只有纽交所或纳斯达克,而不会有中国内地股市?
刘胜军:总体上,只有港股市场与美股市场。其中有几个原因:一是要考虑到市场的规模,二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认知程度,三是交易所的制度设计。
比较港股市场与美股市场,有两个最大的区别。
一、从投资者认同上看,港股市场可能更好,因其是一个以华人文化为主的市场,很多投资者对中国公司比较熟悉。美股市场灵活性相对更大一些,这与美国崇尚创业与创新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阿里巴巴集团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美股市场根本就不新鲜,因为过去有无数的创业型企业包括高盛,都需要这样的制度设计。港股市场则更多是坚守其自由港的本色,非常注重权力的平等与规则的严谨性。而在鼓励创新方面,港交所确实需要反思。
二、有很多公司不大愿意赴美上市是因为美股市场执法比较严厉。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该法案基本奠定了后安然时代会计发展和公司治理及证券监管框架,是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之后,由于其对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欺诈犯罪中的责任规定相当严厉,所以,在那些热衷于去美国上市的公司中,中国企业的比例明显下降了,中国企业开始把香港作为首选市场。
与港股、美股相比,中国内地股市有很大的不同。内地股市很多公司上市之日即已将其未来价值透支套现,挂牌之时可能就是其价值的历史最高点。而在港股、美股市场,当地公司更多是在其上市之后逐步创造价值,这给投资者以分享这些公司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使得市场进入良性循环过程中,能够鼓励投资者的长期行为,也能够鼓励上市公司去创造价值。而不像内地股市,鼓励的是寻租、一次性的套现等非常短期化的行为。
《华夏时报》:在你看来,中国内地股市还存在哪些不足?
刘胜军:内地股市另一个非常大的缺陷是,其审批制为了给予一个审批的理由或方便,设置了一些非常荒谬的指标,比如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规模等等,证监会和发改委就是通过这些指标,来替投资者作出判断。这样一个非常荒唐的制度设计,导致了像腾讯等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创业的初期,不符合内地的上市标准,也导致了内地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几乎全部流失到了美国和中国香港去上市。这对中国内地股市来说,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
另外,正如我们所知,一个上市公司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融资。但在内地市场,企业通过IPO之后,其再融资也要受到很严厉的限制。这其实对很多企业都非常不利。相反,如果在美股上市,企业再融资的便利性非常灵活。所以,美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优秀公司的孵化器。而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基本上就是圈钱的游戏场。
这就是一种本质的区别。
内地股市:错失诸多好公司
《华夏时报》:这种本质区别的根源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