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文章,前些日子,微软原执行官斯蒂夫鲍尔曼宣布退休,由印度裔高管萨提亚 纳德拉(Satya Nadella)接任,出乎很多人的意外,由于微软本身的影响,印度裔出任CEO,引起不少议论。
鲍尔曼一年前宣布即将退休后,微软董事会就开始物色接替人选,各种传说也纷至沓来。有趣的是英国博彩网站Ladbrokes 专门开设了竞猜选项。诺基亚CEO埃洛普(Stephen Elop)以1比5的赔率高居榜首。微软首席运营官Kevin Turner次居第二热候选,赔率为1赔6。在这份竞猜榜上,微软云计算和企业部门执行副总裁萨提亚 纳德拉位列第8,赔率为1:14。故微软宣布萨提亚 纳德拉出任新CEO时,纳德拉被称为是一匹黑马。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名单上有一位华裔微软高管。就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应用与服务部门总裁陆奇。陆奇位列第5 ,赔率是1:10。显然,很多人认为陆奇出任CEO的可能性较纳德拉大得多。当然,博彩公司的信息只是提出可能性,但也非空穴来风,毕竟对各种信息尽可能地掌握分析,才能赚钱。
一个CEO人选的提出和上位有很多复杂的因素,纳德拉的上任虽然是个案,但给人们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印度裔?为什么华人在职场上竞争不过印度人?尤其是后一个问题,在华人社会普遍存在。
据2000年美国人口统计数字,华裔人口约400万,印度裔318万,印度裔是继华裔美国人和菲律宾裔美国人之后的第三大亚裔族群,但精英比例较高。印度人在美国高科技界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硅谷,有一种说法是有印度人和华人二分天下。坊间看法是,华人工程师和印度人工程师,由于各自经历的基础教育等因素不同,在不同领域如半导体和软件方面各有千秋。
但是在职场,尤其是在高技术行业如IT界,印度人向上发展的能力较华人高,这是基本被公认的事实。据伯克莱加大的研究数据,加州硅谷7%的高科技公司有印度裔的CEO。2011年《时代周刊》载文《India’s Leading Export: CEOs》指出,在美国500强公司里,CEO们除了美国人,最多的就是印度裔。这方面,华人是远远落后的。
华人在职场上总体竞争力要小于印度人,原因很多。语言问题是其一,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人说英语虽然被认为有浓重的口音,但交流无碍。而对中国人来说,由于语言差别很大,许多精英都是成年以后才来美国,要娴熟地掌握英语,困难很多。很多即使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华人精英,语言仍然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其中的微妙差别的掌握,这点,母语是英语的印度精英阶层,在需要很强的交流沟通能力管理岗位上的竞争力,就较英语半路出家的华人强很多。
其二是印度人团结并坚守本族裔文化,强烈认同自身族裔,重视本族裔的团结互助是印度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印度裔精英阶层,很注意帮助本族裔,常常是一个公司来了一个印度经理,如果站住脚,在招聘,工作安排上会刻意提携本族裔的人,很快就会有一批印度手下。被提携的人也如此炮制,这样藤藤蔓蔓,形成各种团队,自然在管理职位往上走的时候有更多的竞争力。
印度精英阶层不仅在高科技界职场上攻城掠地,还积极进入华尔街等金融商界医疗界等,影响渐大,所有先行者,都和犹太帮、爱尔兰帮一样,在提携本族裔人士上不遗余力。这就使印度裔的影响迅速扩大,在这种背景下,纳德拉出任微软CEO,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反观华人,在精英云集的高科技行业或金融等行业,几乎都是处于单枪匹马奋斗的状态,在IT界,华人精英不可谓不少,但是很少有提携本族裔人士的现象。相反的是,很多华人对公司里本族裔的同事下属,生怕被认为是拉帮结派,又怕互相竞争,避之唯恐不及。还有的华人认为自己的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不把华人当做本族裔看待,有不少或中国人谈及求职时遇到华裔面试官,态度较之其他族裔的面试官更为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