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需要携程对这个事件中的具体内容加以披露:什么时候开始的这种日志打印?覆盖了多少人的敏感信息?通过审计统计有多少人对这些文件进行了访问?只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解决用户心中的疑虑。
技术人员犯错我们可以理解,但大家最普遍质疑的是:为何携程会保留CVV码等敏感信息?实际上了解电商行业的人都知道,在将cvv2等敏感信息提交到具体的发卡行之前,将其信息暂存是电商行业的普遍做法,否则支付过程中无法将有效参数传递到发卡行。根据支付卡产业数据安全标准(PCIDSS:PaymentCardIndustryDataSecurityStandard)的规定,CVV码的信息在商户是可以暂存的,其安全性由商户保证。
其具体规定主要有两点:
用户在商户提交信用卡支付成功后,商户必须立即将CVV码信息删除。
若提交信用卡支付未成功,商户可以将CVV码信息保存7天后清除。
企业针对CVV码的普遍做法都是暂存但不保留,但这些规定携程却并没有严格遵守,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信息外泄事件。
亡羊补牢现在为时不晚,携程现在要做的是站出来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
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公开的正式道歉信。与此同时携程应该尽快修复漏洞,排查哪些客户的信用卡信息遭到了泄露。整理出来,逐一通知泄露的客户,请求客户更换卡片。同时,联系各家受到波及的银行,告知泄露情况,请各发卡行对早泄露卡片做批次block处理。
考虑所有涉及这类信息的应用场景,这些大家应该都没提到,就是,比如使用身份证号、银行卡号CVV等信息用于做验证的场景。下面罗列了一些最常见的验证场景,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携程公布的信息真实,那么此次泄漏暂时不影响所有网络交易,不会产生风险。至于网上所谓提出的建议改密码毫无作用,因为信用卡网上支付除了网银模式,不涉及到密码!
网银支付:缺少查询密码
快捷支付:缺少手机号和短信验证码
快捷支付绑定:缺少有效期,手机号,短信验证码
银联无卡支付:缺少有效期,手机号,短信验证码
电话订购:缺少有效期
双币卡境外购物:缺少有效期,部分还需要账单地址验证
不过一名资深网络安全人员表示,尚未造成财产损失并不意味着用户的账户及银行卡信息安全,建议用户拨打对应银行的客服电话申请停卡,或直接办理挂失。个人建议不论携程此次事件最终处理结果如何,信用卡信息到底有没有泄露,还是最好及时更换新卡。因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财产安全毕竟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