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城市的生活水网系统好像是一个被科技遗忘的角落。然而,自2009年,“智能水网”被美国“水创新联盟”提出以来,事情正在发生变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城市水网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支撑。特别是,随着近年大数据、云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与挖掘在“智能水网”的建设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水司了解“过去发生了什么?”,还能够告诉水司“未来要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而在数据分析方面擅长的IBM、GE、微软等外资大佬,无疑是“智慧水务”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参与者。面对中国“智能水务”建设的庞大市场,这些外资公司有哪些动作呢?中国的智能水表供应商们是否该与这些大佬合作,以寻求自身的发展突破和转型呢?
按照GE的计划,“智能水网”技术将主要运用在民用水网中。GE对于“智能水网”的构想是:数据中心不仅能够实时接收和反映整个水网系统的情况,也能够凭借预测系统对网内的水做动态调配。GE推出了一款只有50美分硬币大小的传感器,它可以用来实时监测多种环境条件。传感器分布在管道沿线,能够形成一个网状的无线网络,不仅相互之间传递信息,还能够将这些数据发到数据中心——智能水网的核心部分。GE正与美国国家环保局合作,由后者提供各种水利环境模型。在中国,GE也已经开始积极联系深圳水务、兰州水务等各大城市水务公司,也同高校开展合作,进行初期的背景调查。
IBM:水资源管理平台
IBM智慧水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国家应用。从2009年起,马耳他政府联合IBM发起为期5年、耗资数千万欧元的国民项目来建立智能水网和先进的计量设施。在美国,华盛顿水务局与IBM合作,解决了水资源和下水道基础设施老化的管理问题等问题。在中国,2013年,IBM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希盟泰克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就智慧水资源管理议题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西部地区水电与新能源行业的智慧进程。IBM作为信息技术提供方,将提供IT架构、软件产品和技术专家等资源,为解决方案提供技术平台及技术咨询等智力支持。
微软:智慧水务云端平台
在中国,微软与深圳华旭自2012年8月开始合作,2013年合作推出新产品——isWater智慧水务云&端平台。“isWater智慧水务云&端平台”,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前沿科技,是为建设中国智慧水务推出的特色产品,实现了打通水务管理信息孤岛、提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保障供水安全、等多项业务突破。目前,“华旭isWater智慧水务云&端平台”,已在多个省会城市水务企业应用。华旭也由此实现了由单纯的智能水表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
不少专家均表示,除非政策尽快调整到位,使投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预期逐渐明朗,否则,要实现国家能源局年初制定的“201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8GW”的目标并不容易。
在3月25日举行的“instersolar中国光伏产业国际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尽管去年9月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启动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的扶持政策,但受制于收益率低、并网备案程序复杂、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市场实质上还未真正启动。
王斯成介绍说,2013年国内分布式发电装机仅实现过去“金太阳工程”收尾的3GW规模,真正分布式光伏“新政”刺激下打开的市场可谓微乎其微。
他指出,限制分布式光伏一时“长不大”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投资收益前景不明让各路资金“望而却步”。据他介绍,目前政策上鼓励自发自用,如果剩余电量要上网的话,则按照脱硫煤电价加上0.42元收购。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分布式项目遭遇“尴尬”:一方面,自发自用无法长时间保证稳定;另一方面,如果全部发电量并入电网,项目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仅为3%-5%,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王斯成表示,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遇到的问题已经引起政策方的重视。他透露,近期以来,国家能源局组织一系列专家企业座谈协商,并组织专家赴示范项目现场调研,此前针对分布式光伏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有望尽快调整,以确保全年装机8GW目标的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