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军 张梦洁
在目前各界热议北京非核心功能疏散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北京的城市定位,已经悄然增加一个新的核心功能。
“我们将牢牢地把握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的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3月24日,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给北京新的定位给出了说明。
上述定位,与2004年的定位有所不同。
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对该市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本次则增加了一个科技中心的定位。
目前北京已经开始编制新一轮的城市规划,稍微近一点的目标瞄准到2030年,更远的目标到2049年。其中涉及到北京城市定位,人口目标等的调整。按此看,北京新编制规划的城市功能将增加科技中心的内容。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目前参与了2030年北京新的城市规划的研究。“北京多年前已在强化科技创新中心的角色,这一次是明确了。”他说。
增加科技创新中心定位
王安顺指出,北京目前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是今年2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北京时确定的。
另外一个终级的目标就是要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我们要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而奋斗。”他说。
“实际上‘十二五’已经开始强化北京科技创新的城市定位了。现在只是进一步落实。”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艳霞说。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而赋予整个北京实施科技创新城市的新角色,则还是第一次。
王安顺指出,近年来北京坚持创新驱动,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创新是发展的灵魂,这使得北京成为全球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和科技人才高度集聚,科技创新优势明显。
据悉, 2013年北京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2851.2亿元,占到了全国的38.2%,中关村企业总收入突破3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6000余家,这是仅去年一年。有49家企业跻身于2013年度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的公司,占到全国的近1/4。
王安顺指出,下一步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先行先试政策的基础上,着力打破行业壁垒、部门风格、所有制限制,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营管理成果评价机制改革,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通科技与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疏散非核心城市功能
北京在强化上述科技中心等功能时,其他无关的功能需要疏散出去。
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在3月24日指出,目前北京、河北、天津正在联合做规划,就是要将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四大核心定位的其他功能疏解到周边。
当前北京城已不堪重负。
比如根据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450万人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0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