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近清明节,又到了发家谱的“旺季”,但是近两年发家谱的形式已经开始变化
电子家谱,这或许是个靠谱的发展方向
按理说,这时候修撰家谱的负责人黄建新应该是最忙的人——抓紧发放新家谱。但是,现在的他却坐在电脑前,悠然自得。
修家谱的人,一般都会要电子版
和黄建新一样,临近清明节这几天,许雷鸣待在电脑前的时间也明显多于往常。许雷鸣是安家镇《许氏家谱》的修撰者之一,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35岁的他也是电子家谱的推崇者。除了要一部宣纸版的《许氏家谱》作为纪念,他还特意留了一份电子家谱。
80后小伙黄百川,之前对那些厚厚的纸质家谱很不感兴趣,不仅平时很少翻,放在家里还占用地方。“听黄建新老师一说是电子版的,我说发过来看看吧。真要查阅,翻起来挺方便。”
要说对这两年电子家谱流行感触最深的还要数我市姓氏文化研究会的苏慎,平时他经常被邀请去从事家谱的修撰工作。据苏慎介绍,最近这几年,修家谱的人,一般都会要电子版。“电子家谱的形式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在电脑上编排的,一种是扫描的。前者一般还新修的家谱,形式大都采取老式排版方式,后者主要用于保存老家谱。”
电子家谱携带方便,便于查询
黄建新和记者说起一件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前几天,浙江、江西等地的黄氏人士找到他,说要看看家谱,看看是否和常州的黄氏有没有宗亲关系。“如果是以前,几个人拎着几十斤重的家谱过来,然后一本本翻阅,现在我只要把电子版发给他就行了。”
除了携带方便,利用电子家谱让查询也变得简便的多——只要在电子家谱里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到要找的人的信息。家谱的信息采集,工程量很大,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一旦发现,如果使用的还是纸质家谱,很难修改。“但是电子家谱的修改就非常容易,族人发现信息直接找我们修撰家谱的负责人。过段时间,把这些信息进行汇总,需要的话进行二次印刷。”黄建新说。
黄建新和许雷鸣家的家谱都是一百多年前修撰的,对他们这些修撰家谱的直接参与者来说,最头痛就是老家谱的保存不利,影响信息的采集。“这些电子版的保存肯定比纸质的要好很多,如果以后再修撰家谱,直接对照现在的电子家谱修就好了。”黄建新说。
电子家谱肯定是未来的方向
“影响已经有了,但目前来说还不是太大。”位于武进的常州大奥家谱排印中心是我市比较有名的家谱制作公司,老总黄小兵这几年一直在观察着电子家谱的发展。在他眼中,电子家谱虽然才兴起了五六年,但它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除了要电子家谱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家谱软件的出现,也对电子家谱起到推动作用。“这些软件已经在一些大城市开始流行,这些软件会提供家谱修撰的固定格式,让使用的人觉得会很方便。”黄小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