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客户端:国六条:被忽视的利好 A股振兴战略出炉
上世纪九十年代,罗杰 凯在一家名为ILA的小型计算机语言学公司工作。那时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诺姆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吸引了一批追随者,他试图将所有人类语言借用同一个模型进行演绎。一开始,罗杰和他的同事也试着如此去设计语言模型,但他们很快发现,真实的语言常常违背这个模型,有太多反例让这一理论显得充满任意性。
一种语言障碍亟须弥合的想法随即映射进他们脑中,这同样是许多科技业巨头想要打开的一扇大门。谷歌[微博]从2009年开始就一直在采录语音信箱的信息;微软[微博]则将类似技术置入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苹果的智能语音控制程序Siri则让这种技术更趋商业。
附近有什么好吃的?我应该在哪搭乘公共交通?今晚的电影是几点的?语音助手帮忙实现日程管理及查询,并回答常识问题,令人着迷。而消费电子产品、汽车甚至自动呼叫中心“倾听”使用者的指令,已经有数年时间。
一种能够翻译各种语言的“巴别鱼”技术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广阔的产业应用空间渐渐打开。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人类想上天堂,造巴别塔。上帝为阻止人类登天,迫使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由于沟通不畅,巴别塔最终半途而废。
有趣的是,英国作家道格拉斯 亚当斯在其广为流传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提及一种能听懂外星人语言的小鱼,名字就叫“巴别鱼”(Babelfish)。
今天,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令“巴别鱼”的出现变得不再科幻。
“由于大量可供实时语音翻译信息资源的存在,‘巴别鱼’系统正在走进现实。”人工智能专家、南安普顿大学教授奈杰尔 沙德博尔特称,未来市场出现类似蓝牙耳机的实时翻译工具,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远不止于人与人之间,人类和汽车、电视或者厨房电器“说话”,也可能变得毫无障碍。智能语音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发现信息的方法,相反的,它们也找到了进入其他终端的途径。
难怪英国媒体最近认定:科技业下一件大事,就是智能语音翻译。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语音识别日趋精准
现在,罗杰 凯已经创办了行业研究机构——Endpoint技术协会,但他仍然记得最初那段对机器语言的探索时光。
在近日的一篇专栏文章中,罗杰 凯回忆道:“乔姆斯基教授的理论依旧是我们中很多人的指路明灯。我们试着去实现语言模型,但仅仅发现这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诸多反例让我们明白,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模型。”
罗杰在ILA工作时的好友戴夫 巴戈特认为,更高级的语言特征无法在模型里被描述,“音系学很容易理解,词法学没那么容易,句法就更难一点,要理解语意,这几乎没成功过。”
事实上,对于语言识别的探索很早便已经开始。上世纪五十年代,贝尔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原始系统,可以识别电话里报出的数字。尽管此后进展算不上太快,但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强化,如今的系统已经可以处理各种口音、方言和怪异的声调。
最近几年,这种探索在科技业热度高升。苹果推出的语音助手Siri让iPhone 4S风靡的同时,也使得声音识别技术为更多普通人所认知并关注。
近日,苹果公司又宣布推出车载iOS系统CarPlay,通过汽车与智能手机连接,再配合方向盘上的Siri按钮,可实现电话、地图、音乐或查看信息等功能。
而首批搭载CarPlay系统的汽车,包括法拉利[微博]、奔驰和沃尔沃等汽车业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