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宝宝们”的出现和兴起是推动金融业向民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应被围剿打击。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金融专业博导
申曙光
今年以来,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业金融”之间的争议之声越来越大,“争执”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一点也不奇怪:对于任何一件事物,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评判标准不同,看法当然会相去甚远。可见,对任何事物进行评判,首先需要确定评判标准。那么,对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业金融之间的争执,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标准呢?笔者认为,离开双方当事人自身主观的角度,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应当是一个“民生金融”的标准。
所谓民生金融,就是指金融活动能够为平民百姓带来好处,而不只是为少数人带来利益,成为社会上部分人的特权。为什么会有民生金融这样一个概念?其背景就是:传统的金融企业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和“有钱人”,而占多数的平民百姓和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到“金融利益”,甚至经常在金融活动中“损失利益”。以银行为例:对于主要来自平民百姓的活期存款,只有较低的利息,这种利息在一般水平的通货膨胀面前实际上是一个负数,在较高的通货膨胀情形下则更是让老百姓“吃亏”太多。近年来,在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背景下,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发了诸多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过其设定了较高的门槛,使得一般百姓无法参与其中。
回过头再来看看以“余额宝”和“现金宝”为代表的“宝宝们”:无论他们自身的出发点如何,无论他们尚存在着什么样的缺陷,有一条是其基本特色,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能够“不嫌麻烦”地、一视同仁地为众多平民百姓的小额的、临时性的余钱提供一个相对高收益的“理财”渠道。显然,这就是民生金融!如此看来,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为什么它们的发展会是如此地快,如此地惊人,以至于能够不断地改写历史(以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以来,200天内规模就超过2500亿元,而后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仅用了30天),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为没有“正规”理财渠道的平民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理财机会;为什么银行们会对此耿耿于怀,似有多方阻击之势,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动了银行的“奶酪”!为什么在一般百姓的一片叫好声中,也有少数“专家”无视客观事实,对宝宝们以“风险大”等说法排斥之!例如,某“央视评论员”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然而,反观银行本身,活期存款利率0.35%,5年定期利率才4.75%,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放在银行活期账户里的钱实际上是在贬值,其收益甚至不足以支付银行每年的账户管理费;若是存定期,5年内资金都冻结在银行,利用率极低。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宝宝们”的出现和兴起是推动金融业向民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应被围剿打击。相反,政府应该对这一“新生事物”大力支持和鼓励,以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金融带领我们进入全民理财的时代,促使金融业往民生金融的方向发展:其一、让广大民众了解货币基金等金融工具与知识,参与理财并获得收益。小散户人多力散,收集小储户的资金需要建更多网点,因此,传统银行认为小储户理财的成本太高,并未将小储户看成有效的客户群体。而互联网金融降低了收集小散户的成本,积少成多,“以小搏大”,为用户提供购买相关理财产品的便利渠道,且降低了用户理财的门槛,再加上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让不懂理财的人也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得收益;随着财富的增加,也促进了消费,提高了内需。其二、改变了银行独大的金融结构,从而能够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倒逼利率的市场化,发展普惠的金融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对银行业的“冲击”已经开始从活期存款延伸至对定期存款的争夺。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存款保卫战”,有可能从活期存款“平面战”升级到全方位的 “立体储蓄战”,从而成功实现“鲶鱼效应”。在一个正当竞争的市场中,在这种局面下,银行的“反击”只能是向宝宝们学习,要么提高其自身的利息,要么也推出类似互联网金融的产品。事实上,近期不少传统银行也推出了各种“宝”,通过降低门槛、灵活取现、高收益率等类似宝宝军团的特点,突破传统理财产品的禁锢,试水互联网理财领域。这也正好说明,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以前,传统银行并非无能力创新,而是无动力去为民众的利益做产品改进,“宝宝们”的出现正好推动了民生金融的发展。